如果恒星KIC8462852被科學嚴謹證明有戴森球,對人類有什么影響
KIc8462852這顆恒星就是常說的塔比星,它位于北十字座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天鵝座,距離地球1400光年。
●天鵝座,就是北十字星座的擬物化表示。十字的長軸是天鵝的身體和脖子,短軸是天鵝的翅膀。
KIc 8462852是一顆處于主序星階段的恒星,正在穩定的燃燒,它的大小是太陽的1.5倍。我們這里把太陽的數據列一下,太陽的直徑是140萬公里。
》塔比星KIc8462852有周期性的奇怪光變現象。
塔比星的光變和戴森球,是2011年開始在天文學家中傳說的。
因為塔比星的光變非常的奇特。
●一般我們認為,恒星的光變是由于前面有一個行星遮擋住了光芒而引起的。
只要質量超過太陽質量的0.08倍,巨型氣態星中心就會產生核聚變,變成一顆恒星。
所以行星的體積和質量不會很大。通常情況下,行星掩日的光變會非常的小,像木星這么大小的行星,對太陽光芒的遮擋只有1%。
但是塔比星的光變幅度非常的大,最高可以達到22%,要造成如此巨大的光變,行星的直徑至少要有恒星直徑的1/2大小。
如此大的行星是不可能存在的。
所以,現在主流的說法有兩種。
●第1種,是智慧生物制造了戴森球,遮掩了光芒。
第2種,一顆巨大的氣態行星帶著一個巨大的光環,也能夠產生大幅度的光變。
但是唯一的問題,塔比星的光變周期非常穩定,但光變下降的幅度是不確定的。有的時候是3%,有的時候是15%,有的時候是22%。
●塔比星KIc8462852這種光變曲線,在其他恒星上從未發現過。
因為人類望遠鏡的問題,這中間漏掉了幾次觀測,從今年2020年5月19號的時候又開始觀測,發現它的光輻射下降了3%。
如果是由于行星的遮掩引起的光變現象,光變幅度應該是高度一致的。
最合理的解釋:圍繞在KIc 8462852周圍,引起周期性光變現象的是大面積分布的小物體。
目前,科學家已經排除了行星爆炸形成的碎片以及彗星說。
》從邏輯上說,智慧生物制造的戴森球是唯一的能夠自洽的解釋。
按照前蘇聯天文學家卡爾達肖夫文明指數,能夠建造戴森球的文明是二級文明,可以利用恒星的全部能量。
如果科學最終證實了,KIc 8462852有戴森球,對于人類將是重大的利好。
戴森球的存在明確的證明了:文明是按照地球人預期的模式在發展,人類的科技樹沒有點錯。
目前,人類的科技發展處于理論探索的大停滯狀態,基本物理定律100年沒有更新。
●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都是上世紀初的時候誕生的。
所以楊振寧說他對理論物理的發展感到悲觀。
戴森球,是僅用現代人類科技就能夠理解并且建造的結構。
這說明,人類目前的科學知識儲備,足夠讓人類突破大過濾器,文明可延續上百萬年。
在這足夠長的時間里面,我們能再突破新的理論。
》地球在歷史上遭受了無數次隕石的撞擊。
6000萬年前撞擊在尤卡坦半島上的隕石直徑是10公里,產生的爆炸毀滅了地球的霸主恐龍。
●在地球外圍,威脅地球的小行星一共有2000多棵,其中有幾百顆的直徑是超過1公里的。
這些小行星撞到地球上,會造成毀滅的災難,毀滅大量的人口,引起環境的災變。
但是,更大的威脅是地球本身環境的變化。
二氧化碳和各種溫室氣體的排放,將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改變地球的環境。
由于氣候升溫,降水線已經向北移動。帶來的變化就是新疆喀什等地居然出現了大暴雨,南方地區的水澇增加。
●最近發生在廣西和貴州等地的水災淹沒了部分高鐵線路,受災人口達到200多萬。
》從時間上來說,人類對于自己命運的擔憂有很緊迫的感覺。
要躲過威脅地球的兩大最嚴重的災變,人類必須具有大規模星際移民的能力。
這個階段,只有人類能夠建造戴森球的時候,才會完全具備。
●戴森球確定存在給了人類巨大的希望。
如果,在人類還沒來得及建造戴森球的時候,地球的災變就已經發生。
巨型隕石的撞擊,或者氣候變化引起人類的饑荒,病毒蔓延。
●劫后余生的人類的人口可能下降到1/10000~1/10萬。
但是,留下來的知識是足夠的,文明可以重建。
人類只要在現有的科學框架下進行技術積累,可以讓社會發展層次上一個臺階。
●塔比星確證戴森球結構,壓在人類心頭上的一層陰云,可以釋放了。
這證明了,人類的科學已經發展到了讓人類文明即使在遭受災變的時候,可以傳承下去的能力。
所以,讓我們祈禱那里確實有一個戴森球結構。
瑪雅人也曾經記錄他們的神來自那里~天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