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天意女郎)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于飛鳥與魚的距離,一個翱翔天際,一個卻深潛海底”。如果你知道這樣一句詩,那你一定也聽過齊豫的歌——《飛鳥與魚》。
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由齊秦作曲,齊豫作詞并演唱的《飛鳥與魚》一經問世,便深深震撼人心的情感深處。“我是魚,你是飛鳥 要不是你一次失速游離,要不是我一次張望關注,哪來這一場不被看好的倦與戀;你勇敢 我宿命,你是一只可以四處棲息的鳥,我是一尾早已沒了體溫的魚,藍的天,藍的海,難為了,難為了我和你……”
《飛鳥與魚》講述的是一個悲傷的愛情故事。水中的魚兒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愛上了駐足在水邊的飛鳥。當它們鼓起勇氣,帶著對對方世界的傾羨與好奇之心相戀后,終于發現,作為飛鳥,與魚兒同游水中不太現實,作為鳥兒,將魚兒攜入高空更不能長久。它們相互掙扎在天與水的邊緣,之所以不愿意放手,是相愛之初它們便明白,相愛本身就需要無以倫比的勇氣與宿命抗衡,不用盡最后一口氣力,怎會善罷干休。然而,飛鳥與魚最終仍需要面對的是,相愛的人雖始于對愛情的美好,卻終結于無力抗爭的世間法則,如同晝夜交替,海天相隔,春夏秋冬更迭,暮鼓晨鐘輪換,地獄天堂相對,看似相連的世界,永遠地相提并論,永恒地擦肩而過
大凡走過歲月的人,不論男女,難免會遇上飛鳥和魚的愛情。那么,你是天空中的飛鳥?還是水中的魚?你是否擁有過陰差陽錯的失之交臂,是否擁有過無緣相守的愛而不得?
我認識這樣一對戀人,他們相愛在錯誤的時間里,雖然愛得不顧一切,卻不被世俗所容。當他們經歷了與全世界為敵,經歷了傷害和被傷害后,兩人終于明白,雖然情深,奈何緣淺。他們決定放下,決絕轉身,相忘于江湖。而今,當我再問起他們曾經的過往,皆曰,早已把彼此的眷戀,深藏在內心的某個深處,慢慢沉寂在歲月的記憶里。
人們常說,真正的愛情,都會有一個好歸宿。紅塵中,人和人的相遇相知,就像是一個生命的奇跡。當我們在對的時間,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于茫茫人海中遇見你愛并愛你的人,那么恭喜你獲得了可遇而不可求的最美愛情。如果遇上有緣與你茫茫人海中相遇,卻無份與你深情共白首的人,請一定要放下癡念,背向而行。因為,人生路上有天你終會明白,緣合則聚,緣滅則散,放下才能解脫,放下才能終獲自在。
《詩經?邶風?擊鼓》篇曰:“執子之手,與之偕老”。雖然最初詩句的含義與愛情并無關系,但我喜歡今天的引申義。“人生最長情的告白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不論你是曾經翱翔天際的飛鳥,還是深潛海底的魚兒,如果有人愿意給你安定的生活,給你無論貧賤的相守,給你永遠溫暖的懷抱,一定要懂得珍惜當下,莫管曾經。但愿有一天,當你老到坐著搖椅睡意昏沉的時候,爐火邊,依然有一雙滿布褶皺的手,緊緊牽著你。
上一篇:世間再無“林清玄”
在佳麗世界里,坐禪聽雨,心若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