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姓李名耳,字聘,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量)厲鄉曲里人,東周時曾任守藏史,掌管圖書典籍。相傳孔子曾向他問“禮”,他卻給孔子講述許多深奧的道理,使孔子折服于他。
《老子》以“道可道,非常道”開篇,提出了一個最高的哲學概念“道”。老子哲學就是由“道”推演出來的,他也因此成為道家的始祖。
老子把天、地、人等宇宙萬物連貫成為一個整體,突破了古代哲學以政治和倫理為軸心的局限。老子認為“道”是先于天地生成的,是天地萬物之源,宇宙間的一切,包括人在內都是天地萬物的一部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這種思想實際上就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一種“天人合一”思想,這一思想為后來的莊子所繼承和發展。這種“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對中國古代的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老子思想中最大的閃光點是他的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老子觀察到宇宙間的萬事萬物都存在著互相矛盾的兩個對立面,“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世間萬物有陰陽、剛柔、強弱、興廢等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