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千秋 NO.1三月的雨 NO.2故鄉的湖 NO.3端午懷想 NO.4母親 NO.5桃花 NO.6清明 NO.7清明記我的父親 NO.8清明訣 NO.9清明辭 NO.10小村 NO.11小村 NO.12落葉 作者簡介
淅淅瀝瀝,向誰訴,淚在柳尖上傻傻地流
是三月發泄難以癮疼的憂傷,還是誰感動了蒼天
一路向北,拎上冰心,向往久違的故鄉,云片,像抺布,擦黑了天空,小雨也洗不白
千萬顆繡花針,在春雷聲中轟然倒下
一道道紅口,那是閃電流出的血
不緊不慢地下著,一幅玉色的雨簾,掛在天空上
如風鈴般搖響
排比句,不知從左還是右
讀出人間三月的惆悵
也不知彈哪根古箏,音色里飛出雨兒的愁腸
曾以為是唐朝的雨,去接回清明
曾以為是秋草上的夜明珠,被風吹落
雨兒敲打大地的健盤
寫出豐收的預言
一條水鞭在低洼處,抽遠大地,又像抽走自己
一個個水泡,流浪,消失
仿佛輕氣球,無憂無慮,好高騖遠地飄
如泥碗,盛滿酒,端給它的親人
像母親的那張臉,親上柔柔的水
叫我思念魂牽夢縈的故鄉
把它讀成一根臍帶,我初啼的水鄉
又把它看成泉眼,擠出我相思的淚
漁船,那是炊煙的家
在湖心上顛簸,平平仄仄的水路
那是父親坎坷的人生
母親,遠鄉的辣妹,嫁給了湖
黑黝黝的臉龐,養活了一群湖風,湖雨和糾纏不休的湖水
船一頭挑起家,一頭挑起湖夢
桿子點破夕陽
灑下晚歸的漁歌
我到江邊去撿,曾經丟失過的足跫,童年和漂河過湖的水鄉謠
到水底去撈,用石頭或瓦片拋棄過的水漂
如果湖草能喊出我的名字,與它相擁而泣
如果漁網寫下的句號,認識我,是多么幸福
扒開水頁,看到我的影子在水中蕩來蕩去,眼睛就潮濕了
但我的念想在湖鄉里如春筍般瘋長
躺在母親湖的懷里,聽它牽掛,呼喚的心跳
我把楚辭寫在汨羅河的水墻上
粒粒文字發泄幽思和悲嘆
我把離騷和九歌,泡在江水里
也洗不清他的冤屈
腐不爛他的憂心和憂傷
找過汨羅江,找過龍王,含起悲淚
交不出屈原的靈魂
把粽子拼成夫子憂思的形狀
撥開艾葉,露出一座座江南的山水
紛紛的細雨,打濕了端午的哀思
河流那是屈原的心管
血液飛翔,淺吟低唱
龍舟啊,聲聲吶喊,碾碎了屈原回家的路
如纖夫,拖走汨羅江,拖走自己
但永遠拉不直屈原肩梁上那個沉重的問號
菖蒲啊,在門楣上眺望
屈原帶回祈福和平安
寫篇小說:素材,黃土地,犁耗,湖,槳,苦澀的背影……
冬辦個壽,獻上鮮花,三個跪,還有感恩
流過幸福的淚
母親,愛湖,養水
那支難以掌控的筆,在白花花的水頁上
書寫濃墨重彩的春秋
母親愛船,倉里溢出的漁歌,灑在湖心上
拖出長長的路,宛如母親走過的人生
網在湖水上的字母,像印章,把自己的青春賣給了湖風,湖水和湖光
母親愛土地,扶莊稼
雙手刨開日月,刨出金黃
血泡干了,羅紋沒了
母親是裁縫,剪塊土布
裁出花花綠綠的衣裳
母親是磨刀石,把風花和雪月,磨成佝僂,讀成窗前的半個月亮
頭發染白,一片蘆花,風翻讀辛酸和財富
臉上的山山水水也老了
根雕也畫不出母親美麗,滄桑的肖像
多么幸福的老繭啊,陪著母親過夜,做夢
梁一頭挑起湖,一頭挑起田地
在輪回的季節里,至今還沒走穿頭
枝頭破紅,美麗的陣痛
血脫胎換骨,一朵朵花,拼成春天的模樣
穿上粉紅的裙,搖晃清風
仿佛跳起空中芭蕾
蝴蝶繞去繞來,是踏青賞花嗎,不
是想變成一朵仙子的桃花
不加修飾,忘掉羞澀,開得單一,又過于猛烈
花蕊里藏著春天的心思
曾以為那片坦露炫酷的花瓣
是唐朝的詩句
曾以為飄落的桃花,是春多余的憂傷
衷情的男子,心中都住著桃花
但不知揭開哪個紅蓋頭
是你夢中的新娘
也不知采哪朵桃花
聞到它靈魂深處的清香
芳菲落盡,仿佛四月破產
流水淙淙,也追不回桃花的殘影
像掛在屋檐下的紅燈籠
照亮游子回家的方向
紅紅的,甜甜的味道,一觸即發
從千里,拎回哀思和悲痛
清明改變了我的心路
行走在山路上的花花綠綠,欲斷魂
仿佛揣上杜牧的詩
放假的清明,杏花村沸騰,親人站在村口,山頭或墓前,眺望
雨水亂飛,浸濕了墳上的青草,長起來
比我的幽思還快
野菊,搖曳的花瓣,如梨花帶淚
反扣的碗,黑白分開
摸著石碑,宛如摸到了母親的鐵骨
摸著陳舊的黃鞋,依稀摸到了母親心中的一畝三分地
生的是土,穿的是天,生生死死都沒離開這片深情的土地
走后,睡在一床黃被里
燒上冥紙,那是寄入天堂的一封封家書
送上虔誠和祈禱
跪過的地方,一片荒蕪,裝滿了我的懷念和傷悲
父親的村莊壯大,青一色土房
如反扣的碗,生死分離
石碑,父親的戶口薄
又像一座無字山,刻下父親生前的苦澀和滄桑
杏花村的雨水和哀思,提著牡牧的詩,我叫上清明,看你
我很吝嗇,送上哀痛和傷悲
黃土,虔誠和菊花
父親,母親叫你回家
備上一桌好飯,一盅酒
還有你最愛嚼的蘭花豆
父親,母親纏著你到田野上走走
看她育的油菜花,裁出一件件花衣裳
聽潺水聲聲,去撿溪邊相戀的時光
種下的纏綿和相思
墳上瘋長的青草,長不過我沉甸甸的幽思
仰止的高山,也寬不過我殷切切的悲傷
蒙古包,如掛在窗前的半個月亮
思念成殤
點香,燒紙,黃酒,在雨中
分不清我臉上的淚和水
把自己站成墳邊那棵守墓的苦楝樹
叫一輛通往春天的列車,裝滿清明的愁
駛入母親的村莊
缷下清明的悲,拎回我體內的傷,帶上唐朝的雨水
回家看看
青草茂盛,像暮色四處合籠
如鐵絲,纏緊春色
淪陷的高度,言說清明的哀痛
春風揭不開母親的那床黃被
杏花村的雨,敲打清明的鍵盤
書寫人間四月的哀思和傷悲
石碑,母親的身份證
讀成母親挑走土地,頂天立地的一根鐵骨
它的寬,寬不過我的惆悵
它的高,高不過我的懷念
心中默念,祈禱,平安
火苗萬千絲語,那是我寄入天堂的一封封家書
墳邊的桃花落紅,梨花帶淚
感謝對故人的祭奠和緬懷
跪過的地方,驀回首
看見母親揮手,送行
母親,我拎上你的嚀叮,父親的囑托,來看你
母親,在你門前,栽二棵樹,一棵是哀思,一棵是相思
開出的花,如白菊
母親,我把昨晚清理過的哀思,悲痛,虔誠,淚花……
這些奢侈品,還給你
柳絲,前不斷我的悲情,也解不開我,憂傷的心結
梨花落淚,清明也托不起它的惆悵
墳上的野草,從唐詩的悲詞中走來,走進杏花村,走進杜牧的詩行
苦楝樹上的年輪,畫上句號。我巨大的感傷又走過了春夏
冥紙在疼痛的火苗中,化成云煙
懷念如血,在記憶的長河中飛翔
淚和雨,分不清,在臉上的山水間流淌
母親,我在你屋旁挖個洞
不知何時相居
送走你自己,仿佛送遠我自己
唯一,從山坳里走出的路
如扁擔,一頭挑起遠方游子的愁
一頭挑起小村的夢
灑落山邊陳舊的屋子
如一粒粒被我種下鄉愁的種子
在余光中的筆下瘋長
炊煙,是我剪不斷的臍帶
是我愁腸落腳的地方
小花復制去年的小花,生怕失色
生怕錯過花期
一朵搖曳,喊出我的名字
黃土素描,畫出油菜花,桃花,紅高梁……
一群羊子,走在白花花的水路上,在山坡上啃薄了陽光,春天,落下白雪
信天游,像泛濫的韭菜,一茬又一茬,荒坡也割不完
一天的生活靜了下來,小村藏進了夜色
月光和狗守在家門口
仿佛蹲在樹上的那只貓頭鷹
管著一個巨大的黑
桑椹涂紅了我的嘴唇
甜了心,美了童年
桑葉,被蠶咬成半個月亮
吞噬春天
鳥巢,那是天空上的幾顆黑痣
黑乎乎的漏斗,多像一枚枯爛的葉子
裝不下風雨,霜雪,但能裝滿我的鄉愁
走過門前的小河,聽慣了信天游
讀懂了濤聲,一波三折,一詠三嘆的人生
幾只黑鳥,在白花花的水宣上,揮豪潑墨
零零碎碎的屋子,灑落山頭
放養一批小雞,水鴨和炊煙
還有扛走屋檐的鋤頭,木犁……
黃土,淪陷,扶起莊稼
裁出一件件花衣裳
小花開滿山坡
若能喊出我的名字,與它相擁而泣
被夜喊出的燈火,與一個巨大的黑,相加減
就是小村幸福的生活
從青到黃,走過人生短暫而又輝煌的春秋
被十月煮熟,把自己看成一片楓葉或銀杏
凋零,終止天空的聯系
一片葉子,那就是我的故鄉
沒有冠名的小村,吊腳樓掛在半空上
一片葉子,在風中搖曳
多像母親紡出的炊煙,站在山頭,呼喚
在第三象限里,劃出一道道凄美的孤線
濃縮成一滴相思疼痛的淚水
破產的村子,消失在秋風中
光禿禿的枯枝,再也挑不起自己沉甸甸的憂傷
苦零零地等著落葉回家
宛如闊別己久,歸心似箭,望斷愁腸的大伯
滿眼的黃,是他相思的濃度
莖是他跳動的心脈,一次又一次強烈的呼喊,在血液里飛翔
一部分浪跡天涯
一部分回到魂牽夢縈的故里
在唐詩宋詞里,死去
護心中的花
張維清,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先后在詩刊、中國詩歌、長江叢刊、長江文藝、長江日報、湖北日報、芳草潮等刊物上發表詩歌一百余首。撰寫個人詩集,鄉土、父老鄉親、風語、春暖花開、四部。先后獲武漢市99位詩人詩歌獎,財政部財政文學詩歌二等獎。
本期編輯|南鄭樵隱|
目前100000 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墨染千秋原創工坊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
—點擊右上角轉發到“朋友圈”吧—
墨染千秋感恩您的每一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