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是個技術活兒!
梁實秋寫了篇文章討論吵(ma)架(ren),不是人人都可以輕松駕馭吵架的。有因為吵架挨嘴巴的,有因為吵架吃官司的,有因為吵架丟工作的,這都是不會吵架的表現。
吵完架后總忍不住要復盤,常常后悔自己沒有發揮好。
如何讓自己吵架時隨心所欲,立于不敗之地,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大明王朝1566》中有個吵架高手——海瑞。吵架總能發揮出高水平,憑著一張嘴讓自己脫離險境。
跟上司吵架他贏了。
浙江布政使召集省里的官員們開會,商量執行朝廷“改稻為桑”的國策如何推行。按說,像海瑞這樣低級別的縣官只有默默接受的份兒,省里的大人們布置工作,哪有他討論的余地?
可海瑞看出來這事是個坑。讓地方富商大戶用“骨折”的價格賤買受災農民的田,還有淳安縣、建德縣配合好富商大戶的工作,這不是在趁火打劫,逼著災民造反嗎?
于是,海瑞一番慷慨陳詞,真的就把浙江省的BOSS們甩來的鍋給頂回去了。
跟下屬吵架他也贏了。
流水的縣官,鐵打的衙役。在大明朝的官場上混,最難纏的一類人就是縣衙里的胥吏差役。看起來他們都是縣官大老爺的手下,事事得聽吩咐。
實際上,縣官老爺沒幾年就換一位,而且根據異地任官的原則,都是外地人來當官,不了解情況。真正了解情況的這幫胥吏們,往往就是縣政府真正管事的人,縣官老爺成了空架子。
海瑞因為官場混沌,自己萌生了退意。沒想到手下這幫胥吏剛一知道海瑞的“倦怠”,就恢復了日常的嘴臉,拿著上級的公文當令箭,大規模抓人,壓榨百姓。
海瑞又火大了。把手底下一群中層胥吏都叫來。直接從縣丞有沒有權力代行知縣事來罵人:我的辭職信還沒批,海瑞還是淳安縣的知縣,誰下的令去催征賦稅,關押百姓?
剛剛還氣焰囂張,自覺有理的縣丞、差役們,頓時蔫兒了。
不僅如此,海瑞還逼著本意奉承胡宗憲兒子的縣丞,去壓解胡家公子去他老爹的軍營里,反手就是一個巴掌,收拾這幫胥吏干凈漂亮!
跟大Boss嘉靖皇帝吵架他居然也贏了。
嚴嵩倒臺后,海瑞眼瞅著朝廷依然抑制腐敗、積弊難除,直接把矛頭對準了大Boss嘉靖皇帝,冒死上了一道《治安疏》,直接懟嘉靖虛榮、殘忍、自私、多疑和愚蠢的君主,舉凡官吏貪污、役重稅多、宮廷的無限浪費和各地的盜匪滋熾,皇帝本人都應該直接負責。奏疏中最炸裂的一句話是“蓋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直接說嘉靖這個皇帝當的不稱職!
嘉靖氣得要吐血,可還是不敢殺他!
非但不殺他,在大牢里關了10個月,等到嘉靖駕崩之后,新任的皇帝還要給海瑞升官!給了閑官還不行,還要給他南直隸巡撫這樣顯赫的要職。
跟皇帝吵架還能完勝,海瑞可謂千古一人,不服不行。
海瑞吵架戰無不勝有個法寶,那就是《大明律》,這就是海瑞吵架總是超水平發揮的秘訣。
他把大明律背誦的滾瓜爛熟,每當要跟大大小小的官員們吵架時,他就祭出《大明律》的條文,直接讓對方啞火。
《大明律》給了海瑞一種降維打擊的能力。
別人糾纏于細枝末節,他直接從制度層面來俯沖攻擊。潑皮無賴是用臟話罵人,海瑞用道理懟人,官再大也得講理。
在不得不吵架的時候,能夠立于不敗之地,在不愿意跳火坑的時候,能有理有據避開火坑,這就是人人需要修煉的基本功。
《大明王朝1566》中指導海瑞混跡官場的那本書是《大明律》,而指引你去混跡人生戰場的經典書又是哪本?
不要糾結了,小孩子才做選擇題,成年人全都要!
作者:鄭子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