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心》這本書中有這么一段話:“他說作文同吃飯,說話,做工一樣,是生活中間缺少不來的事情。生活中間包含許多項目,作文也是一個。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點綴。”
作文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在現在這個社會,寫作已經變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無論你承不承認,它都已經滲透于你我的生活。
比如說:寫請假條,寫工作總結,寫申請書,寫簡歷,這些需要用書面文字表達出來的東西都屬于寫作。
寫作那么重要,到底要怎么寫呢?今天剛讀了一本書《完全寫作指南:從提筆就怕到什么都能寫》。這本書告訴我們,只要思路清晰,流程順暢,有好的方法和習慣,無論寫什么都能夠寫得出來。
《完全寫作指南》的作者是美國的作家勞拉.布朗。她是一名博士,擁有三十年的寫作經驗,曾在多家寫作工坊和專家協會擔任寫作顧問,這本書是她多年經驗的積累,先從個人生活的寫作,比如請柬、感謝信等等,然后到校園生活寫作,比如筆記、論文、實驗報告,再到工作中的寫作,比如郵件、簡歷、辭職信等等,每個方面都作了詳細的介紹和指導。
無論是什么樣的寫作,作者認為寫的東西都是有方法有流程的。而作者在三十多年的寫作中都堅持著一個寫作流程:確定寫作目標→深度了解讀者→展開頭腦風暴→組織結構→打初稿→修改。這六個流程可以是循環往復的,無論多么難寫的東西,按照這個流程來寫,最終都能順利寫出來。
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六個流程:
1,明確你的目標
目標就是你寫這些東西的緣由。比如說,你寫簡歷就是為了想找到工作。
只有目標明確,在寫的過程中自己才不會迷糊,讀者讀的時候才不會因為不知道說的是什么半途棄文。
作者認為,仔細思考寫作目的,能幫你搞清該說什么以及怎么說。有趣的是,這樣一來你的讀者也會更加的輕松。
努力思考你的寫作目標是一個很好的寫作起點。
要確定自己的目標,問自己兩個問題:
我真的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么嗎?
我向讀者表達清楚我的目標了嗎?
如果這兩個問題有一個答案是否定的,那么還需要花點時間去明確自己的目標。
2,了解你的讀者。
所有的作品都是有讀者的,讀者認同了,你寫的文章才是有用的。
要怎么去了解讀者的態度和自己的信息是否讓讀者清晰明了,從問自己一下四個問題:
我和讀者是什么關系?
就我們的關系而言,我對對方的稱呼是否妥當?
讀者需要的信息我提供了嗎?
有沒有考慮到讀者潛在的態度?
作者說,要用足量的有效性需要你的讀者行動起來。了解讀者潛在的態度是成功寫作的關鍵。
即便是枯燥無味的寫作任務,也值得我們花時間認真思考怎樣滿足讀者的需求。
3,用頭腦風暴鎖定你想表達的內容。
頭腦風暴有四個規則
想出的點子越多越好,點子越多,思考的面就越廣,對自己有用的點子也會越來越多。
不要審查不要評論,這個時候只是想點子,把所有可能的想法都想出來,無論好的壞的都去想,把想法寫出來不評論,不去想這些想法對的還是錯的
接受不同尋常的想法,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有聯系的沒聯系的都要去想一想
合并改進你的點子。思考所有的點子,遇到一些相近的相似的,觀察他們的共同點,并加以調整
4,組織文章。
文章的組織結構有很多種,比如,總分總,分分總,總分分結構等等。在組織結構的時候,最好就是列提綱,特別是反向提綱。通過自己寫好的初稿,標記自己寫的內容,找出重點,檢查一下自己說的是不是合理,能不能讓讀者明白,有沒有證據證明自己說的。
5,寫初稿。
你想寫的時候就盡管先寫,不管有沒提綱,有沒更多的點子,只要你現在筆墨擋都擋不住,盡管寫。但當出現了“真見鬼,我為什么要寫這個”或者“寫這些有意義嗎”這些問題的時候就應該立刻停下來,然后按照寫作的六個步驟:確定目標、了解讀者、頭腦風暴、組織文章、寫初稿、修改這些步驟來一一檢查一下,確定哪個部分需要重新修改
6,修改
編劇拉里.格爾巴特說:“你要允許自己有寫不好的權利中的大體上寫完才能開始修改,即便是再美的句子,你也只能暫時放在那里繼續上前協一直學到最后到那時你還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
一定要養成檢查和修改文稿的習慣。一個字寫錯或者漏寫,就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誤會。特別是數字的標點,寫錯一個標點就可能相差十萬八千里。
修改之前先列清單:
能不能更精簡?
有沒有把所有東西都包括進來?
夠不夠有禮貌?
語氣是否合適?
能不能通過刊登測試?
你校對過了嗎?
作者說,無論你寫什么,以什么形式去寫,都要注意明確自己的目的,體察讀者的需求和關注點,這一點永遠都是最關鍵的。信息需要簡明但更要完整,寫作要有禮貌,同時也要注意語氣與內容和讀者的協調性。
通過對《完全寫作指南》這本書的學習,和書本對寫作六個步驟的詳細講解,讓我明白,按照流程去學去寫,寫作并不會是一件難事。《完全寫作指南》這本書還全面的介紹了各種體材需要的寫法和指導,像一部字典一樣,你想要的幾乎都能查得到。
最后,希望你下筆越有神,寫的東西更順,更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