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謝大家將數(shù)學周末實踐作業(yè)拍成微視頻發(fā)給我,真是麻煩大家了。
說好的,用一個相對短小的篇幅跟大家聊一聊為什么我開始要求大家拍視頻。
除了視頻固有的屬性:長期保存、畫面鮮活、記憶深刻,之外,我從三個方面來說說吧。
第一個層次,孩子層面。
一個東西絕對是值得肯定,比起拍照片,拍攝視頻,孩子對于一些知識的實際理解肯定更加深刻,特別是操作經(jīng)驗的積累將會更加可感。照片拍了就算了,那時一瞬間的。視頻拍不好那是要重來的,重來的過程就是一個絕佳的預演,反復的預演則可以讓一個技能更加嫻熟,特別是預演有時還包括在大腦中在想一遍操作過程。我們知道,運動員每一次要完成一個高難度的動作之前,教練都會讓運動員在大腦中回想一下整個過程,研究發(fā)現(xiàn),真的去做與大腦中過一遍,大腦回路是一樣的。
所以我想看到很多視頻明顯是多遍訓練的結(jié)果。
當然錄完讓孩子再去看,整個過程都看下來,孩子會更容易發(fā)現(xiàn)自己的可以修正之處,現(xiàn)在我把許多個孩子的視頻合起來,就可以對比著看了。
第二層面,家長層面。
我想最關鍵的是就是對于孩子的學習進行強制關注,強制這個詞語可能不當,應該是拍視頻這樣一個動作可以成為親子互動的一個有效載體。咱們的家長完全可以換一個角度來看,我們不是在拍視頻,我們是在與孩子完成一件偉大的作品。
這件作品浸透著孩子與家長的汗水。
我在一個視頻中看到,我們的家長是親自上陣的,爸爸與女兒面對面坐著,媽媽則是手持手機,鏡頭里爸爸總是在用心聽女兒的發(fā)言,帶女兒說完,爸爸會提出一些新問題,女兒回答不上來,爸爸則是稍作提醒。這段視頻我看了好幾遍,爸爸的追問不比老師差的,特別是那種認真傾聽的態(tài)度值得我們每一個成人學習。
這段視頻完全是一段家庭美好回憶。
這已然不是在完成老師的作業(yè)了,我想在完成我的作業(yè)之余,會有其他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第三個層次,家校互動。
為什么怎么說呢,大家把視頻發(fā)給我,則是產(chǎn)生了一次家校溝通,我會點贊,我會留言,我甚至會語音回復,不是說就靠這么一次家校溝通了,只是我們會多一次。我的語音回復會竟可能詳盡,當然有人說了,怎么我沒有收到老師的語音回復,我的答案是,視頻太多,我只能節(jié)選。
隨著我們理順這項實踐作業(yè),我與大家的交流溝通會更加多。
總結(jié)來看,就是這幾個詞了:熟練技能、親子時光、家校聯(lián)動。
105數(shù)學實踐作業(yè):
106數(shù)學實踐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