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偌大的世界里面,每個人都在為了更好的生活竭盡全力努力著,和所有的不如意對抗著、搏斗著。
有時候總會抱怨命運的不公,有時候也會羨慕他人生活的順遂。
若是一個人經常執著于計較得失,往往會讓自己陷入困局之中,而生活也會變得越來越不快樂。
反觀那些人生隨遇而安的人,才是真正的活得通透,活得自在。
其實,這世間所有的事情,不過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盡人事,不過是盡自己最大努力,把能做到的事情都堅持做到。
盡力而為,學會自省,經常詢問自己是否真的已經盡力;那么剩下的就問心無愧,順其自然,隨遇而安,靜候佳音了。
曾子曾經說過:“吾日三省吾身。”但是阿柴覺得,在這三省之上,還要再加一省——是否盡力而為。
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我們會遇到許多分岔路口,我們需要做選擇,決定走上哪一條路。
但是,但凡是選擇,十有八九都會后悔,我們會想:“假如我選擇了另一個選項,是不是會更好?”
既然后悔不可避免,那么在選擇的關頭,仔細對比,選擇那個后悔少一些的選項,然后拼盡全力就足夠了。
大學畢業后,究竟是考研,還是進行工作,著實困擾了很多人。我的一個朋友,在考研失利兩次后,再次面臨了這個殘酷的選擇。
一邊是專業需求,一邊是生活需求。我告訴我的朋友,去繼續考研吧,告訴自己這是最后一次機會,全力以赴。
我知道,如果我的朋友放棄了考研,一定會在未來更加后悔,所有與其這樣,不如再給自己一次機會,盡力而為,才是正確的選擇。
生活中不是事事都在我們的掌控之中,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了,但是我們自己卻是可以操控的。
活的通透的人,并不是拋開了世俗,而是在自己想得到的事情上,付出了最大的努力。時刻提醒自己,盡力而為,全力以赴,這才是活得通透的第一步。
一些事情,當我們全力以赴之后,可能結果還是差強人意。這時,如果過分執著于結果,就會陷入誤區。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盡力而為之后,順其自然,坦率地接受結果,看得透徹,活的通明。
順其自然,并不是無欲無求,隨波逐流,而是盡人事之后的豁達開朗。如果糾結于每件事情的結果,執著于每件事情都完美結局,這樣的人生既不快樂,也不舒適。
就像宋代著名詩人蘇軾,在朝堂上為主盡忠,結果遭遇了貶斥。
雖然被發配到了荒涼窮苦之地,卻也隨遇而安,及時接受,反倒是這樣,留下了許多豁達開朗的千古名句。
在朝堂之上,就為其主,盡其力,遭了貶斥,就隨遇而安,順其自然,這才是真正的活得通透。
如果只是無欲無求,任生活在身后推搡,這樣是說不上通透的。
不追求利益,不追求地位,不追求成功,只安于眼下,只享受手中擁有的,這樣頂多是心性淡泊,不追名逐利罷了。
只有拼盡全力之后,還能隨遇而安,才叫通透自在。
古語有云:“小隱隱于山,大隱隱于市。”同樣的,不追名逐利,不過是心性淡泊,追逐名利之后,沒有得到卻依然瀟灑超脫,才是看得透徹,活的自在。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追逐的東西,都有自己想要實現的夢想,有所求并不是庸俗,所以當你想要得到一些東西的時候,就大膽地去爭取。
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也要時刻提醒自己盡百分之百的努力。在努力過后,事情成敗,便交由天命,
得償所愿,便是幸運,所得和所想相差甚遠,便也坦然接受,因為自己已全力以赴了,就沒有什么可后悔的了,想要活得透徹,就記得盡人事聽天命吧。
事事盡力而為,時時自省是否已經盡力而為,全力以赴,不留余地,
其他的就交給命運,成便不愧于自己的拼搏,敗則坦然接受,因為自己至少努力過。
其實,活得透徹是種為人處世的大智慧,只有思想通透了,才能真正掌握人生的航向,不至于在浪潮中隨波漂流。
人啊,要盡早明白獨立性的重要作用,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要看到本質,也要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不能人云亦云。
人只有透徹了,方能醒悟,看盡世事而不語,深處困境而游刃有余。
人生不會一帆風順,在失意時,要懂得韜光養晦,將棱角、鋒芒深深隱藏起來,在得意的時候,更加謹言慎行,獨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