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癥藥物有幫助
胃炎有許多癥狀,引起癥狀的機制比較復雜,對癥治療不但可解除患者的痛苦,并可建立治療信心,是慢性胃炎藥物治療不可缺少的部分。
胃腸動力藥對早飽、腹脹、反酸等癥狀有效,嗎丁啉、普瑞博思為常用藥。后者對便秘患者較好,但有嚴重心臟病者應慎用。慢性胃炎不一定會胃酸高,有些萎縮性胃炎患者胃酸偏低,但對抑酸藥的反應良好,可能與減輕胃酸刺激有關。常用雷尼替丁、甲氰脒呱、法莫替丁等藥,亦可用奧美拉唑。多酶片、乳酶生、干酵母片等助消化藥亦可選用。腹脹明顯的患者,也可加服二甲基硅油(消脹片)。
市售非處方藥中有些沿用已久的復合制劑,常將數種功能集于一身,仍有使用價值,如胃得樂、胃必治等。
以上只列舉了小部分常用藥物,當然不是說都要用。患者應根據出現的主要癥狀,參考胃鏡所見和過去用藥的反應來選擇,努力做到解決問題個體化,不強求一律或理論上“合理”。
慢性胃炎治療用藥需避開以下誤區:①服藥多而雜:同時服4~5種或更多藥物,殊不知同時使用的藥物越多,藥物不良反應越大,對已有損害的胃難免負擔過重;②隨意使用抗生素:把胃炎當一般細菌性炎癥來“消炎”,隨意挑選抗生素來治療幽門螺桿菌,這樣做有害無益,尤其會給以后正規根治幽門螺桿菌帶來抗藥性的困難;③刻意要求病理切片上的炎癥,特別是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完全恢復正常。
患者應知道這些變化是機體對炎癥與萎縮的一種補償和修復反應,除非重度改變,否則并非全是癌前病變,要求治療達到完全正常是不切合實際的,何況目前并無肯定的靈丹妙藥,最可靠的辦法只有定期做胃鏡檢查.
慢性胃炎的預防原則
慢性胃炎一旦患上就難以根治,日常生活中稍不注意就會跑出來折磨你的胃,美食不能隨意享受不說,還要飽受疼痛的折磨,所以,預防慢性胃炎的發生與發作比治療更重要,預防慢性胃炎應做到下面幾個原則:
一、積極治療口咽部感染灶,勿將痰液、鼻涕等帶菌分泌物吞咽入胃導致慢性胃炎。
二、保持精神愉快:精神抑郁或過度緊張和疲勞,容易造成幽門括約肌功能紊亂,膽汁返流而發生慢性胃炎。
三、慎用、忌用對胃粘膜有損傷的藥物。此類藥物長期濫用會使胃粘膜受到損傷,從而引起慢性胃炎及潰瘍。
四、煙草中的有害成分能促使胃酸分泌增加,對胃粘膜產生有害的刺激作用,過量吸煙會引起膽汁返流。過量飲酒或長期飲用烈性酒能使胃粘膜充血、水腫、甚至糜爛,慢性胃炎發生率明顯增高。應戒煙忌酒。
五、過酸、過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應盡量避免,飲食時要細嚼慢咽,使食物充分與唾液混合,有利于消化和減少胃部的刺激。飲食宜按時定量、營養豐富、含維生素A、B、C多的食物。忌服濃茶、濃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