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 雜談 |
為進一步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建設一支師德高尚、素質精良,適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求的高質量專業化教師隊伍,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目標任務
以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要求,以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為核心,以“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為準則,使廣大教師政治理論水平明顯提高,確立奉獻為榮、育人為本的價值取向,形成關愛學生、嚴謹治學、勇于創新的優良師風,自覺遵守以德治教、以德修身、以德育人的行為準則,努力建設一支具有高尚師德、深受社會尊重的教師隊伍。
1、提高認識水平,增強責任意識。良好的職業道德是教師職業活動最基本的要求,教師是學生知識增長和思想進步的導師。教師隊伍師德師風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推進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近年來,我縣廣大教師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無私奉獻,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但是,必須看到,師德師風建設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有的教師理想信念淡薄;有的教師言談舉止、品德行為難為師表;教師有償家教問題依然存在,這些問題損害了人民教師的形象,給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帶來不良影響,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各級各類學校要進一步提高師德師風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把師德師風建設放在教師隊伍建設的突出地位,采取有效措施,堅持不懈地抓好抓實教師職業道德建設,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2、加強師德教育,提高師德水平。多渠道、分層次開展各種形式的師德教育,在加強和改進教師思想政治教育、職業理想教育的同時,重視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師遵守法律法規,遵循教育規律的自覺性。建立和完善教師職業道德培訓制度,把師德教育作為新一輪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的首要任務和重點內容,在加強針對性、實效性上下功夫,講究實際效果,把師德規范的主要內容具體化、規范化、制度化。
4、嚴格考核管理,建立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教師資格認定和新教師聘用制度,建立師德考評制度,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年度考核、職務聘任、外派進修和評優獎勵的重要內容。學校基層黨組織、廣大黨員教師要充分發揮政治核心和先鋒模范作用,形成分工負責、協調一致的工作格局。加大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參與力度,建立師德問題報告制度和輿論監督有效機制,形成加強和推進師德建設的合力。
三、工作措施
2、建立健全教師職業道德考核制度。年度考核、專業技術職務任期考核以及實施各種獎勵前的考核,要把教師職業道德表現作為重要內容重點考核,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并在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實施教師聘任過程中,將教師職業道德考核情況作為聘任的基本條件。參加師德集中培訓未達到規定學時教師年度考核不能評為優秀級。
5、建立教師職業道德責任追究制度。學校領導班子對全校師德師風建設全面責任,一把手負總責。師德師風建設情況納入學校領導班子考核內容,與干部調動、晉升、評優評先掛鉤。對教育不力、隱瞞不報或師德師風問題嚴重的學校,除對直接當事者給予相應的處理外,對負有相關責任的領導,將按干部管理權限進行責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