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倒猢猻散”,一個王朝走到末世之時,大臣們往往會特別無恥,毫無節操。大明王朝末代皇帝崇禎朝的大臣就是一個典型,無恥之人比比皆是。
陳演(劇照)
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大順國,隨即兵分兩路直指北京。李自成此番進軍順利得超過他的想象,只是在寧武城遭遇總兵周遇吉的拼死抵抗,此外,幾乎沒有遭遇一次像樣的抵抗。
于是乎,李自成的隊伍一路勢如破竹,沿路的明軍將領和地方政府的官員爭相投誠獻媚。到農歷3月16日,李自成已經能在馬背上遙望北京城高大威武的角樓了。李自成望著城高墻厚的北京城,甚至做好了持久戰的打算,卻沒想到3月18日,崇禎皇帝的兵部尚書張縉彥等人已經大開城門,恭恭敬敬地迎候新主子李自成入城了。
李自成的前鋒部隊于3月19日黎明入城,北京城的百姓低眉順眼地偷偷打量這支最終摧毀明王朝的農民起義軍,圍觀的京城百姓眾多,都躲在屋后或者路邊,沒有誰敢發出一點聲音,黎明的北京城只聽得到一片嘈雜的馬蹄聲和鎧甲碰撞的聲音。
李自成占據了北京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命人搜查崇禎皇帝和太子等人的下落。很快就找到了太子、永王和定王的下落,直到3月21日,才有人在煤山發現早已吊死的崇禎皇帝和太監王承恩。
太子于3月18日與父皇崇禎灑淚而別后,聽從父皇之命連夜逃出了紫禁城,他前往投奔嘉定伯周奎,也就是他的親外祖父。但外祖父拒絕開門,太子無奈之下只好藏身于太監的外舍。可不久又被太監出賣,被太監把他送給了李自成。
兵部武庫司郎中成德聽說李自成的農民軍入城的消息后,想要先找到崇禎皇帝再自殺殉國,就在午門外遇到了開城門迎接李自成的農民軍入城的兵部尚書張縉彥,張縉彥是他的頂頭上司,但這次成德不再對張縉彥客氣,而是以頭撞擊張縉彥的胸,大聲叱罵張縉彥:你們平時不聽我的勸告,以致有今天!
崇禎皇帝
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一入城,剛剛垮臺的前明王朝許多舊臣迫不及待地前往朝拜李自成,渴望盡快投入到新王朝的懷抱中,謀得一官半職,以繼續得享榮華富貴。這些舊臣多是曾經深受崇禎皇帝圣恩眷顧的位高權重的大臣,反倒是那些地位不高的中低級官員和士大夫寧愿舍了性命也不愿意投靠新朝。
這樣的戲碼其實歷朝歷代都上演過很多次,就比如當年赤壁大戰一觸即發之際,曹操大軍南下直逼東吳,孫權手下大多數官員都紛紛勸說主公孫權不如早日降曹,只有魯肅勸說孫權堅決主張抗曹。魯肅看穿了,這些大臣投降了官照做,福利待遇照舊,干得好了還能一樣升官。這大概就是末世王朝會有那么多大臣迫不及待地想要投靠新朝的根本原因吧。
自打李自成進入北京后,前明王朝的那些高級官員們似乎集體失憶了,完全忘記了幾天之前還在崇禎面前信誓旦旦表示要效忠報國,說是假如賊兵來攻,愿意力戰而死。他們更是忘記了,他們此前效力多年的崇禎皇帝的尸首都還沒有下葬,但他們就已經等不及,紛紛迫不及待地爭相向新朝獻媚了。
非常具有諷刺意義的是,這些急于向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投誠的大臣們,萬萬沒有想到,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在北京城里只維持了短短的42天,42天之后,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又被大清取代。于是,當初急吼吼投靠李自成的戲碼再次上演,他們又紛紛急吼吼地向大清投誠。
面臨王朝更替之時,絕大多數的臣子想要的不是為舊王朝效忠和殉國,他們選擇的不是自殺,而是想要活下去。選擇活下去其實無可厚非,他們完全可以隱姓埋名,靠自己的雙手自食其力,但作出這種選擇的大臣卻是極少數。
多數大臣選擇的是趕緊和舊王朝劃清界限,與時俱進,趕緊向新王朝宣誓效忠,主動表態堅決效命新朝,這樣就可以繼續過去錦衣玉食的日子。換句話來說,管你坐天下的是崇禎皇帝還是李自成,只要我有肉吃就行,這是一種典型的實用主義。
魏藻德(劇照)
李自成的大順新政權命令,前明王朝的高級官員們必須要剝去前明王朝的官服,只穿著青衣小帽,一律于3月21日排隊前往宮中朝拜李自成。這支由前明王朝大臣們組成的隊伍足足有4000余人,由先后出任過內閣首輔的陳演和魏藻德帶隊。
陳演是崇禎皇帝的頭號寵臣,這并不代表他能力多強,而是因為他善于勾結內臣,雖然才能平庸,為人刻薄,但這絲毫不影響他成為崇禎皇帝的頭號寵臣,最終官至內閣首輔。面對危如累卵的國勢,陳演毫無作為,只知道一味索賄受賄。城破之前,他因為財產太多而無法逃離,城破之后和魏藻德一起被農民起義軍活捉。
這個魏藻德和平庸的陳演不同,他從小就很有才氣,尤其擅長辭令,有辯才,但他最厲害的本事琢磨崇禎皇帝,每每能迎合崇禎皇帝的心思,因而受到崇禎皇帝的寵信,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任首輔。當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逼近北京時,崇禎皇帝命官員捐款以籌集軍餉,魏藻德為保住家財率先表示家無余財,并堅決反對征餉,崇禎皇帝的征餉活動只好草草了事。
陳演和魏藻德帶著這支隊伍來到承天門前,發現宮門緊閉,大家只好在宮外等候。等了半天沒點動靜,也沒有誰來告訴他們該進去還是該回去。這些平日里養尊處優的老爺們受不了了,紛紛躺倒在地上。
中午時分,太監王德化在宮門外見到了原兵部尚書張縉彥,他指著張縉彥的鼻子大罵:明朝江山都是你和魏閣老(魏藻德)壞了事!罵完了還不解氣,又要隨從打了張縉彥幾記耳光。張縉彥沒有還手,只是一聲不吭地流眼淚。
直到3月23日,這4000多官員才見到了大順新政權的軍師宋獻策從宮門前經過,幾個官員紛紛下跪詢問新主子是否出朝?宋獻策大聲呵斥他們,不殺你們已經是便宜你們了,你們還嫌等久了嗎?直到下午,李自成才開始分批召見這些官員。
第一個被召見的是魏藻德,李自成質問他,你深受崇禎皇帝恩寵,為什么不自殺殉國?魏藻德匍匐于地答道,方求效用,哪敢死?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我正打算為您效勞,哪里敢先死了呢?這節操算是碎了一地了。李自成和牛金星等人聽了,都被他的厚顏無恥逗得哈哈大笑。首輔都如此不知廉恥,這樣的王朝豈能不覆滅?
由此可見,如果一個王朝的大臣們往往特別無恥,毫無節操,就意味著這個王朝很有可能就要走到末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