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于 昨天 08:30
|
只看該作者
抱團炒股成為很多公募基金的標志事件,但是抱團是那么的脆弱,外資機構減持就可以帶來股價的大跌,背后是一團風炒作,定價權依然旁落,到港股爭奪定價權并沒有實現,就是A股也是被外資牽著鼻子走。
寧德時代是機構抱團的新典型,已經代替貴州茅臺成為機構的心頭愛,2021年基金三季報顯示,截至9月底,寧德時代超越茅臺,首次成為公募基金頭號重倉股。共有1225只基金重倉持有寧德時代,持倉市值高達1171億元,超過了對茅臺的1092億元持倉市值。從另一個角度看,有1490家機構持有2.6488億股,占比高達13%,有多家基金持倉超過200萬元,因為股價很高,按照600元計算,持股市值也是超過10億元,就是百億元管理規模的基金持倉也是達到了10%,說基金重倉股一點也不過分。
得益于基金重倉,寧德時代是典型的大牛股,不少機構宣稱一致性看好寧德時代的未來鋰電池的龍頭地位,賣方機構也是不斷的上調寧德時代的目標價位,最新預測2023年對應目標價825元,這個目標價就有點遠了,但是寧德時代股價大漲,估值并不便宜是一個不爭的事實,150余倍市盈率和20余倍市凈率,股價是不是已經透支了未來增長預期,這是需要關注的事情,機構抱團炒作歷來就是一個制造泡沫接著泡沫破裂的過程,不管是股改以后的大藍籌,還是15年的中小市值科技股,上半年的大消費白馬股,泡沫破裂以后股價跌幅都是巨大的,就是茅臺股價現在也沒有回到2000元上方,五糧液股價與高點相比尚有30%左右的跌幅,格力電器跌幅更大,調整最低價超過腰斬,現在股價也是差不多腰斬水平,有聲音認為機構抱團也就是一場龐氏騙局,只不過是機構和大資金割機構和大資金而已。
寧德時代連續兩個交易日股價下跌,2月6日和7日分別下跌4.33%和4.30%,股價漲跌很正常,但引發寧德時代股價下跌的原因令人難以相信,竟然是外資機構減持寧德時代,安聯神舟A股基金10月大幅減持寧德時代,減持幅度達18.58%,但寧德時代仍是其第一大重倉股。 結合股價走勢來看,安聯神舟A股基金對寧德時代操作顯現出高拋低吸的特征。寧德時代自5月起連續3個月股價大漲,
5、6月上漲幅度均超10%;安聯神舟A股基金則自6月起連續3個月減持寧德時代。當寧德時代股價在8月回調10.08%之后,安聯神舟A股基金選擇在9月加倉。9、10兩月,寧德時代延續漲勢,其中10月股價漲幅達21.56%,安聯神舟A股基金同期又選擇減持。
從股價走勢看,安聯神舟基金10月份減持寧德時代的過程,國內機構依然是越戰越勇,寧德時代股價一路上漲,9月底寧德時代股價是525.73元,此后一輪上漲,十月底股價是639.22元,股價上漲超過100元,這給了安聯神基金一個逢高減持機會,但這個股價并不是最高,寧德時代股價接著上漲,最高漲到692元,與700元整數關只是差一點點,當然現在看,外資機構并沒有減持在最高位附近,減持還是早了一點,但持倉很多,退出并非易事。可是安聯神基金爆出大手筆減持寧德時代以后,基金抱團出現了分歧,寧德時代股價直接跳空低開下跌,基金投資不是有自己的投資邏輯和估值準則嗎?緣何一個外資機構減持寧德時代消息就帶來部分機構資金拋售股份,導致股價大跌呢?
現在媒體、業內人士把外資持股,作為一種投資價值的依據,這種觀點就是把外資奉為圭璧,A股定價權緣何要看外資臉色?
說明一個道理,那就是部分參與抱團的機構并沒有形成自己的投資風格,只不過是隨大流參與抱團而已,做的是一種趨勢行情,股價上漲,就選擇持倉或者是不斷高位加倉,推高股價,一旦出現利空,比方說重要投資者減持,馬上就會改變投資策略,選擇不斷減持,在交易擁堵下,市場接盤資金就會大大減少,股價很容易出現比較大的短期下跌。
機構抱團市場一直有質疑的聲音,從歷史看,一旦機構抱團崩潰,股價調整時間和調整空間都是往往超預期的,給市場穩定運行帶來巨大隱憂,寧德時代作為創業板第一權重股,股價調整對創業板指數影響巨大,最近兩個交易日創業板指數下跌與寧德時代調整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的,
'寧德時代是一家優秀公司,可是偏要通過抱團炒作,成為不好的投資標的,究竟是誰之過,基于寧德時代是機構重倉股,股價連續下跌嚴重傷及機構凈值,未來股價走勢還是會有很多變數。
現在對于新賽道的看法,與上半年白馬股很類似,那就是有泡沫,但泡沫可以承受,泡沫并不會馬上破裂,但最終白馬股的泡沫還是破裂了,進入了中線級別以上的調整,實際上看看鋰電池產業鏈個股,不少個股已經是跌幅不小了,只不過是處于熱門賽道,投資者沒有注意而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