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聚焦:
COACH關閉天貓旗艦店
前日,一則“COACH(微博)關閉天貓旗艦店”消息在微博上被迅速轉發。美西時尚CEO jeffrey在微博上說,“浩浩蕩蕩的開了,悄聲無息的關了,A貨又都回來了。COACH關閉淘寶商城旗艦店。”很多不明就里的網友紛紛留言表示,這是又一個在線購物平臺與高端品牌聯姻的失敗。那么到底是何原因關閉,Coach中國區公關負責人給予了回應。
COACH回應:
按協議只運營一個月
Coach中國區公關負責人表示,COACH天貓商城官方旗艦店在去年12月12日上線。開通該平臺是為了配合COACH創立70周年的宣傳活動。這是該品牌在中國市場開設的首個在線購物平臺。據協議,平臺當初只設定了一個月的運營期(從2011年12月12日至2012年1月15日),并不涉及后來傳言所謂的“關閉”和“夭折”。
意在自建中國網購平臺
在業界看來,COACH的目的不只如此。第五大道奢侈品網CEO孫亞菲表示,COACH建立天貓官方旗艦店,意在短時間收集中國網購群體的購買信息:包括價格的敏感度、消費者的區域分布以及客單價等。
頗值得玩味的是,就在本月中旬,COACH國際部零售業務總裁維克多-路易斯曾公開表示,計劃在未來12-18個月之內開通官方電子商城,進行多渠道分銷。
看來收集到的這些信息十分有助于該品牌日后在中國自建網購平臺。事實上,COACH在美國本土的線上銷售業績頗為優異。而中國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COACH沒有任何理由不重視中國市場。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COACH在中國自建網購平臺將面臨一次重大挑戰。因為天貓上眾多的代購店里同款包的價格幾乎是COACH官方旗艦店原價的一半,甚至更低。如果未來開設了網購平臺,價格是其最大考量。此外,能否做到與美國市場同款、同價,也會影響其在線購物的效果好壞。
愛“創新”的COACH
中國內陸店鋪數量達65家
“一條巨大的跑道!”Coach全球董事長兼CEO路-法蘭克福(Lew Frankfort)這樣形容他眼中的中國機會。
過去數年間,奔馳在這條巨大的跑道上,以“唾手可得的奢侈品”為自身定位的Coach用業績證明了自己的實力。2009年,Coach回購中國內陸的經銷權,此后,其在中國的業績一路高歌猛進,2010財年完成銷售額1.08億美元,2011財年增至1.85億美元,預計2012財年的銷售額能達到3億美元。增長的除了銷售額,還有店鋪數量,截至2011年,Coach在中國內陸共開出65家店鋪。在交出漂亮的成績單后,Coach開始了其在中國市場的數次創新嘗試。
新浪官方微博樂趣多多
雖然看不懂中文,但每隔一段時間,Coach中國總裁兼CEO賽理格(Jonathan Seliger)還是會打開自家的微博看看。近兩年來迅速躥紅的微博正是Coach在中國做品牌推廣、提升知名度的一個重要窗口。現在在上海負責Coach微博的4人小團隊,也是賽理格一手組建的。接近35萬的粉絲讓賽理格十分興奮,“從去年9月建立到現在,增長的速度很快,表明了Coach在中國的吸引力。”
發布新品、宣傳品牌、傳播紐約時尚動態消息,Coach的微博每天更新數次。麥迪遜系列是Coach旗下的一個暢銷系列,2011年該系列為紀念Coach70周年發布了一款新品,產品推出后在微博上引發了許多粉絲的追捧。“粉絲們正在通過Coach的產品了解紐約時尚的走向和發展趨勢,Coach代表的就是‘紐約的時尚’。”粉絲們的這種反應,正是賽理格及其團隊樂于看到的。
與微博合作,只是賽理格2010年12月上任后采取的一系列旨在提高Coach在華品牌知名度的舉措之一。
香港上市不為融資
2011年12月1日,Coach在香港上市,區別于同年6月在港交所上市的意大利奢侈品牌Prada,沒有負債、現金流充裕的Coach既未增發股份,也沒有融資計劃,實際上,從提及上市計劃之初,這就被定位為一種營銷手段。
“在中國上市”這個念頭,源自Coach全球董事長法蘭克福的一次旅行。同行的Coach國際部零售業務總裁Victor Luis、首席運營官Jerry Stritzke等幾人圍繞如何進一步挖掘中國市場、提升品牌知名度展開討論,討論中他們想到了打廣告、開新店之外的一種新方式——上市。他們認為,登陸中國資本市場,一方面可以展示Coach的歷史,提升在中國乃至亞太區的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也表現了Coach對中國市場的承諾,可以提高在合作者和投資人中的影響力。
試水天貓旗艦店
去年12月12日,COACH和淘寶一起宣布COACH國內首家官方網店開通,時間為期一個月。除了銷售Coach全系列商品外,還出售淘寶商城獨家商品及Coach70周年限量商品。
微博投票分析
Coach淘寶旗艦店關閉一事,讓我們再次談論起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話題。新浪時尚發起投票,和網友一起互動聊聊“高端國際品牌的中國電商之路”。
結果顯示,近四成網友不看好中國的電子商務網站,認為這里售賣的商品不足以得到他們的信任,對產品真假存在質疑;31%消費者認為,價格優勢是線上網絡零售吸引消費者購買的重要因素,缺乏價格優勢,消費者購買熱情會受到一定程度影響;17%消費者則認為,網購售賣貨品的獨特性,也是品牌線上銷售策略中必須關注的一個因素。如果我在實體店鋪內和線上都可以購買到這些商品,那么又有什么理由去趨勢我網購?最后也有17%消費者贊同試水中國電商可以促使國際品牌更加了解中國消費市場,進而做出更有中國特色的消費行為。
時尚BLABLA:中國電商化道路任重道遠
網絡銷售在高端品牌行業的實例尚屬少見,但近一兩年逐漸形成了一種趨勢。越來越多70后、80后成為消費奢侈品的重要力量,網絡渠道正是影響他們的關鍵出口。Armani、Bally、Estée Lauder、BURBERRY(微博)等品牌都運用網絡的便利展開直銷,不僅給消費者提供便利,更為公司節約很多成本。而更多的奢侈品牌則還在觀望之中。一方面他們不想放下自己高貴的身段,另一方面,又實在舍不得巨大的中國網購市場。可以預見,如果COACH此番牛刀小試成功,未來一線大牌將陸續迎來一系列網絡營銷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