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表現為排便困難、排便次數減少(每周<3次)、糞便干硬,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除調整飲食結構外,瀉藥是治療便秘的常用手段。臨床常用的瀉藥主要有七大類,他們之間有何區別?應如何正確選擇?
一、臨床常用瀉藥
臨床常用瀉藥包括容積性瀉藥、滲透性瀉藥、刺激性瀉藥、促動力藥、促分泌藥、潤滑性瀉藥、微生態制劑。
其中,微生態制劑只是慢性便秘輔助用藥。
二、臨床常用中成藥
大黃、番瀉葉、蘆薈、決明子、何首烏等蒽醌類瀉藥是目前公認的引起結腸黑變病的主要因素,部分蒽醌類瀉藥如何首烏有導致肝功能損傷的風險,服藥過程中需定期檢查肝功能。
——便秘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
三、慢性便秘的病因和治療
慢性便秘可分為慢性功能性便秘、慢性繼發性便秘,其中功能性便秘最常見。
1.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包括慢傳輸型便秘、排便障礙型便秘、正常傳輸型便秘。
慢傳輸型便秘,首選容積性或滲透性瀉藥治療,無效時可加用促動力藥物。
排便障礙型便秘,主要表現為糞便干結,可首先使用潤滑性瀉藥(外用開塞露,或短期口服多庫酯鈉),也可適當使用滲透性、容積性瀉藥。
正常傳輸型便秘(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可選用滲透性瀉藥(聚乙二醇、乳果糖)、促分泌藥(利那洛肽)。
所有患者避免長期應用或濫用刺激性瀉藥。
2.繼發性便秘
器質性疾病引起的便秘需要積極治療原發疾病。
藥物引起的便秘首先盡量停用可引起或加重便秘的藥物,如不能停用,則需同時服用合適的通便藥。
四、兒童和孕婦用藥
1.兒童用藥
《中國慢性便秘專家共識意見(2019)》:聚乙二醇是便秘患兒的一線治療藥物、容積性瀉藥和乳果糖也被證實有效,且耐受性良好。
聚乙二醇4000散的適應癥:成人及8歲以上兒童(包括8歲)便秘的癥狀治療,兒童最長療程不超過3個月。
2.孕婦用藥
預防性用藥:首選雙糖類滲透性瀉藥(如乳果糖),次選容積性瀉藥(如歐車前等)。
治療性用藥:首選乳果糖,次選聚乙二醇。
開塞露、蓖麻油禁用于妊娠期女性。
——通便藥在婦產科合理應用專家共識(2014)
容積性瀉藥(歐車前、小麥纖維素顆粒)、聚乙二醇、乳果糖的安全性好、作用緩和且對胎兒無不良影響,可作為妊娠期便秘患者的首選瀉劑。
——《中國慢性便秘專家共識意見(2019)》
五、常用瀉藥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項
1.容積性瀉藥
與華法林、地高辛、抗生素等同時服用時可能會影響后者的吸收。
2.滲透性瀉藥
滲透性瀉藥大劑量用藥可能會出現腹瀉,少數有腹脹、腹痛、惡心等不良反應。
3.刺激性瀉藥
這類瀉藥雖起效快、效果好,但長期應用會影響腸道水電解質平衡和維生素吸收,可引起不可逆的腸肌間神經叢損害,甚至導致大腸肌無力、藥物依賴和大便失禁。
酚酞因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可能有致癌作用,已被撤出市場。
蒽醌類藥物(如大黃、番瀉葉及麻仁丸、木香理氣片、蓯蓉潤腸口服液、當歸龍薈片、通便寧片等中成藥),長期服用還可導致結腸黑變病。
4.促動力藥
國外研究認為,普蘆卡必利與老年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無明顯相關,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但缺乏在中國老年人群中的安全性研究。
5.促分泌藥
利那洛肽是一種鳥苷酸環化酶C(GC-C)激動劑,可增加小腸腔內氯化物和碳酸氫鹽的分泌量,最終使小腸液分泌增多和結腸轉運速度增快。
利那洛肽可通過降低疼痛神經纖維的活性,減輕內臟疼痛。
6.潤滑性瀉藥
孕婦禁用開塞露。
7.微生態制劑
常用于治療慢性便秘的益生菌主要是雙歧桿菌屬和乳酸桿菌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