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家具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民族特色深受大家的喜愛,有些精品家具更是逐漸流入收藏領域。就風格而言,當前市場上的紅木家具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是現代紅木家具。這類家具大多采用中低檔的木材,借助機械進行批量生產。從設計來看,它們多要求坐臥舒適,使用方便,在單純的使用功能方面考慮較多,也有些家具雖然參照了傳統家具的一些風格元素來設計,但嚴格來說,這類家具都不能納入傳統仿古家具范疇,只能稱作現代紅木家具。此外,有些現代紅木家具雖然用料名貴,做工精湛,吸取了較多傳統家具的風格元素,但由于缺乏對傳統家具文化藝術內涵的認識和理解,設計雜糅、不明不清、不中不西。比如市面上有些頂箱柜,其框架結構、腳、柱、門條等都為素面,是典型的明式家具的風格,而其正面雕刻的云龍、花鳥紋等紋飾題材則屬于清中期的特征,這兩種風格混在一起,便使整件作品的風格變成了“二代同堂”。這類問題在市面上的一些羅漢床、寶座身上也經常看到:從它們的下座、三彎腳形狀以及牙板雕刻的紋飾來看體現的是清代的風格,但床面、座面上的素身圍板又屬于明代的意味,圍板上卻又雕刻現代風格的花鳥紋飾題材,就成了典型的“三代同堂”了,如此湊在一起雖然“熱鬧”,但整體卻讓人覺得很不協調。
第二類是仿古家具。在當代傳統家具行業中,一般企業大多都還處于傳承仿制的階段,仿古家具因此也在行業中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這種仿古家具按照明清時期不同地區、不同家具風格仿制而來,能夠納入傳統家具的范疇。但如果在仿制過程中沒有較高的審美和鑒賞力,不懂得變通、不懂得選擇經典款式來準確定位的話,做出的仿古家具也將和眾多老家具一樣出現良莠不齊的狀況。
第三類是精品仿古家具。一件仿古家具之所以能成為精品,需要把握好設計定位。歷史上那些款式經典的傳統家具精品,在其制作過程中多有文人的參與,再加能工巧匠的配合才得以完成。一件稱得上藝術品的家具,必然是在款式定位經典,造型協調合理,工藝精湛,材料名貴,神韻十足的前提下才能產生。
近些年來,當代仿古家具行業一直發展進步,有些制作技藝不讓古人,甚至有所超越,但也有許多傳統的工藝手法需要我們不斷學習和研究。那么,現代人怎樣才能做好傳統樣式的家具呢?
首先要對中國傳統家具文化藝術內涵有透徹了解。一定要多去學習參考古典家具的相關書籍,多向業內的專家前輩請教。其次,對中國傳統家具的風格流派要有所了解。中國傳統家具在歷史上逐漸形成了“蘇作”、“廣作”、“京作”三大流派,這三大流派相互融通又各有特色。除這三大流派之外,福建、浙江、山西、陜西等地區的家具也各具風格。這些風格特色直接表現在家具的造型、雕飾等方面,我們從中也可以判斷家具的地區與時期。對明清家具的造型、線條、紋飾等細節也要多加了解。明清家具是傳統家具的兩座巔峰,代表著兩種不同的家具藝術風格。掌握明代及清代家具不同的造型布局、用線手法、紋飾內容等特點,是我們辨別和區分家具的歷史年份的重要依據。還要有一定的家具審美及鑒賞能力來把握款式定位。傳統家具款式各有高、中、低的級別之分,所以仿古家具的設計如果定位不好,加上設計的不到位,即便是使用名貴材料制作的家具,往往也難以體現名貴木材家具應該具備的附加值。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于家具款型和工藝等均會有更高的要求。
那么我們如何從款式眾多、魚龍混雜的家具市場中挑選到自己真正喜歡的家具精品呢?在我看來,檢驗一件家具的制作水平及工藝級別,一定要掌握“型、藝、材、韻”四點準則。
“型”就是一件作品的形式和造型,如結構是否協調合理、紋飾安排是否與形式統一、整體疏密曲直的形式節奏是否到位等等。形式和造型直接關系到一件家具的整體檔次與品位。不管新老家具,品相造型是否優美非常重要,也是在購藏的先決條件。當我們看到形神兼備、造型優美的家具時,往往會情不自禁地被家具之中散發的藝術魅力所感染和吸引,有“一見鐘情”的喜愛,令人舍不得離開。造型水平的高與低,直接影響家具的價格。在這里打個比喻,不同類型的古典家具,例如明式羅漢床類、畫案類、條桌類、椅類等等,如果將同類別的10種款式的明式羅漢床進行對比,在這些款型中就會有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最具投資收藏價值的當然是排名第一的款型,是否能夠辨別不同款型的藝術價值與高低優劣,這就要看我們對家具的理解和審美眼光了。在明清時期的古董家具中,也有一些款型設計不到位的,這樣的家具,也只能算是古董家具中的普品和大陸貨,與一流的精品家具價格差異是非常大的,我們認真研究歷屆的拍賣成交價格紀錄,對比不同的款型就能很清楚的證實這一點。
“藝”就是家具的工藝了。好的設計構思更需要能工巧匠們互相配合,以高超嫻熟、嚴謹細致的工藝去完成。檢驗一件家具的木工技藝,要從內部榫卯結構是否科學、拼板接縫是否嚴密牢固、雕花打磨是否精到等幾個方面來判斷。其中,在雕花方面,還要判斷它是純手工操作還是動用電腦雕刻機來操作,一般來說,機器雕刻的各種花紋如果沒有經過手工處理,顯得呆滯不夠生動。而如果是純手工雕刻,就還要檢驗其雕工水平的高低。不同級別的技師,他們的雕刻水準會有較大差異,雕刻技師各有所長,有的擅長雕龍,有的擅長雕花鳥,從雕刻手法上來分別還有淺浮雕,深浮雕,透雕等等,評價雕刻水平要看這些作品能否刀法流暢、雕刻形象是否生動傳神,以及立體感和空間感的表現是否到位。此外,打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要細看家具平面凹面是否打磨得光滑平整,線條弧度是否流暢合理而且干凈利落。
“材”就是家具所選用的木材。在造型和工藝都盡善盡美的情況下,如果再搭配上瑰麗名貴的材質,那么型、藝、材三者就會交相輝映,呈現出美輪美奐的作品。對“材”的使用不能盲目的一味求大求重,而是應該根據每一件家具款式特征、設計要求去用足材料,并且懂得材料的搭配,才能具有一木一器的效果。例如海南黃花梨,因為海南黃花梨無大料,要制作款型較大的家具,要用多根材料搭配才能制作完成一件家具,每一根海南黃花梨都在花紋、色澤與質感上有差異,都需要去細心地選擇和搭配,這樣做出來的家具色澤才會協調優美。
“韻”應該是明清式家具制作的最高境界,韻的含義就是在型、藝、材相互輝映的情況下所展現出的獨特的風格與氣韻,是依托型、藝、材三者而得來的藝術升華。一件家具如果能達到形神兼備有了神韻,就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家具了,它會具有更多的藝術性與文化內涵,也會具有超出實際市場價格之外的產品附加值。因此,從古典家具的投資和收藏角度考慮,無論是購買明清老家具還是當代的仿古家具,都需要定位于高品位的精品家具,只有精品家具才具有文化藝術的內涵;具有投資收藏與增值回報的潛力;具有欣賞和陶冶情操的功能,給我們平時生活之中,帶來精神上的享受和充實,在協調優美的家具環境中也更能營造一個和諧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