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后,南方的清晨有點清冷。買早點的在吆喝著,旁邊圍著一群年輕人,急匆匆的買完早餐急匆匆的離去,一波接一波,仿佛在與時間賽跑,沒有什么能夠留下他們匆忙的腳步。
每當談論回家過春節時,周圍的朋友與同事有的說是一年沒有回家了,有的是兩年,有的甚至是好幾年沒有回家了,不經意間透露出對親情的無視。秋冬是多愁善感的季節,而我也常常在想,是什么讓我們如此的冷漠而無情呢?讓我們將親情忽略了呢?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你還在我的身邊時,我卻忽略了你。捫心自問,我又比他們好得到哪里去呢?這些年我也只是過年回家,短短數日,匆忙而返。依稀記得,在村頭父親母親為我送別時的情景,母親絮絮叨叨的叮嚀,父親深情的眺望。遠在家鄉的父親母親你們還好嗎?思緒飛揚,一幕幕溫馨的畫面慢慢的在腦海浮現開來。
爸爸媽媽給我無盡的關懷與呵護。記得淘氣的我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都喜歡玩水,無論我的衣服有多臟多濕,母親總是笑著對我說:來,小鋒,快點過來,媽媽幫你把衣服換洗掉吧,小心感冒了。在學校時,無論是炎熱的夏天還寒冷的冬天,母親每天中午總是準時為我送上香噴噴的熱菜熱飯,而在寒冷的冬天,母親還會特意給我準備一個專門的小烤爐,給我御寒。而父親的愛,是一種嚴厲的愛,父親的情,是一種無私的情。從為我削陀螺到教我騎自行車,無處不在,削陀螺時父親是慈祥的,教自行車的時候父親又是嚴厲的。
離開學校,走向社會,遠離父母,或為理想,或為生活。在這個高樓大夏下林立,燈紅酒綠的社會,即使有著太多的辛酸與無奈,又怎么能與血脈相連,血濃于水的親情相比呢?怎么能夠讓他成為我們不回家的借口呢?
即使我們的薪資是杯水車薪,但每周一個電話總是承擔的起,或一頓快餐,或一包煙錢。即使我們生活不易,但每年抽空回家看我親人的時間也是有的,關鍵在于,你是否掛念遠方的親人。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的貢獻。。。一首老人想念兒女的歌曲紅遍大江南北,道盡社會的現狀。是的,老人在家,盼的就是兒女平安,能夠時常陪在身邊,安享天倫之樂。
讓我們珍惜有限的時光,常常陪伴父親母親的身旁。莫道子欲養而親不待的人間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