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朋友們,三十而立,三十而“抗”
作者:天津市第三中心醫(yī)院消化(肝病)科 葉青主任
孔子說:“三十而立”。立身、立業(yè)、立家。人生到了三十歲以后,是一個美麗的年紀,收獲了一些東西,也沉淀了一些東西。
那么乙肝朋友們,您知道么,如果您到了30歲,也就是時候開始抗病毒了。
“
抗病毒跟“30歲”有什么關系?
在我們最新的關于《擴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療的專家意見》中,明確提出了“對于血清HBV DNA陽性患者,無論ALT水平高低,只要符合下列情況之一,建議抗病毒治療:
(1)有乙型肝炎肝硬化或肝細胞癌(HCC)家族史;
(2)年齡>30歲;
(3)無創(chuàng)指標或肝組織學檢查,提示肝臟存在明顯炎癥(G≥2)或纖維化(F≥2)。”
在2023年1月剛剛更新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中也提出了“對于血清HBV DNA陽性者,無論ALT水平高低,只要符合下列情況之一,建議抗病毒治療:
(1)有乙型肝炎肝硬化或HCC家族史;
(2)年齡>30歲;
(3)無創(chuàng)指標或肝組織學檢查,提示肝臟存在明顯炎癥(G≥2)或纖維化(S≥2);
(4)HBV相關肝外表現(xiàn)(如HBV相關性腎小球腎炎等)。”
看,乙肝朋友們,我們的指南和專家共識都指出,如果您的年齡超過30歲,只要HBV DNA陽性,也就是說有病毒復制,其實就建議抗病毒治療了。
“
為什么把年齡劃到“30歲”?
因為30歲以上人群的病毒性肝炎、原發(fā)性肝癌、慢性肝病的死亡相對風險明顯升高。
一項基于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年鑒資料研究顯示[1],1987-2016年期間,共有1354萬人死于肝臟疾病,平均每年每10萬人口中有36.15人死亡。研究結果顯示,超過30歲人群的病毒性肝炎、原發(fā)性肝癌、慢性肝病死亡相對危險性明顯升高。
大夫說我是“免疫耐受期”,
不是不用抗病毒治療嗎?
“免疫耐受期”的意思
患者年齡較輕,HBV DNA水平(通常>107IU/ml)較高,血清HBsAg(通常>1×104IU/ml)較高、HBeAg陽性,但血清ALT和AST持續(xù)正常(1年內連續(xù)隨訪3次,每次至少間隔3個月),肝臟組織病理學檢查沒有明顯炎癥壞死或纖維化。
隨著越來越多的循證醫(yī)學證據(jù)的出現(xiàn),其實“免疫耐受期不需要治療”的理論受到了巨大挑戰(zhàn)。有研究認為免疫耐受期患者每年發(fā)生HCC風險≥0.43%,治療的性價比是高的[2]。免疫耐受期的青年患者有潛在的肝臟炎癥和肝纖維化進展風險[3];還有研究顯示免疫耐受期患者通過治療可能降低肝纖維化進展和肝細胞癌的風險[4]。所以,對于免疫耐受期患者進行治療,可能是我們向乙肝患者全治療(Treat all)邁進的一大步。當然,我們還需要更多的臨床數(shù)據(jù)。
而超過30歲的乙肝朋友們,往往也不是真正的“免疫耐受期”了,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
好了,肝友們,您準備好了么?三十而立,三十而“抗”。我們的抗病毒治療藥物越來越先進,抗病毒治療適應證也越來越擴大,科學防治,總有一天,我們能進入一個沒有乙肝的新時代!
本文圖片來源:創(chuàng)客貼圖庫
(醫(yī)學科普具有普適性,不作為診療意見,如有個性化需求,建議您就診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