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愛上你的聲音
這是西安演說家第20篇文章
全文共1081字 大概需要閱讀3-4分鐘
職場中,“不會說話”的人更是吃虧,明明工作很努力,做得比別人多,而一旦老板來詢問,或是開會作匯報,別人滔滔不絕說了一大堆,你卻像茶壺里煮餃子——肚子里有貨卻倒不出來,只能干著急。
“會說話”常常被看成一種天賦而不是一項技能,學校里也沒有開設一門專門教人如何說話的課程。有很多人為自己的“嘴笨”而煩惱,卻不知道,只要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任何人都可以訓練出卓越的溝通能力。
下面為大家分享養成有效表達的四種方法:讓你有話講!有理有據!
? 逆向思維法
什么是“逆向思維”?顧名思義,就是不按正常思維去走。凡事都可以反過來想一想,同一件事情,同一個問題,反過來去想,可能就多了一個或幾個想法和出路。這叫“反其道而想之,反其道而行之”,看你能不能做到變反面為正面,化貶為褒。
例:比如說,你來到新的工作環境,突然領導對你講:小編,你這個人就是這山望著那山高?!边@句話,大多人是不是感覺是貶義的,如果你想為自己做一個辯解,就可以使用逆向思維法。
? 追溯根源思維法
追溯根源,在任何一件事情上,尋找剖析本質原因。多思考,便多一份收獲。成功增加經驗,失敗長增教訓,事情不是白做的,錯誤也不是白犯的,所有的事情都是通過實踐證明得來。但要分析緣由,不要在同一塊石頭上被絆倒多次。追溯根源思維法,簡單說是:“透過現象看本質,揭開面紗看新娘”,才會讓一切變得有意義。
? 減少口頭禪
說話要有條理和邏輯性,想要提高這方面的技巧,就要多關注自己說話時用到的關聯詞語,只會用“然后”、“其實”“但是”這些詞是不夠的,就跟寫文章一樣,無端地重復是沒有意義的,會讓人失去興趣,不管你的話語到底有沒有道理或者有沒有條理,用好關聯詞的最好的效果就是會讓人覺得你說話貌似有邏輯,能注意接下來你會說什么。
? 了解你的觀眾群
如果你真的想提高你的演講能力,你還應充分了解你的觀眾群。如果你是給同班同學做演講,你的內容應該是能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另他們感興趣的。如果你是給專家們做演講,你的內容不應該太基礎。
如果你是給初中生講解一個比較復雜的話題,你需要用他們能懂的語言講解給他們聽。盡管你不可能完全知道你的觀眾想聽和不想聽的內容,但根據觀眾的年齡層和組成結構,你大致可以確定自己應該講什么內容了。
因此,在準備演講內容的時候要時刻考慮到觀眾群的情況。事實、次序、提問、建議、聽懂、層次,這就是最簡單有效地訓練自己“會說話”的6個關鍵詞,你可以分別設計一些場景和話題來進行自我訓練。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你不能因為覺得自己嘴笨而逃避說話,不管是日常對話還是職場表達,只要有了說話的機會,你都要充分利用屬于你的時間,好好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