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涔汐
假日期間,我跟一幫創業達人聚會,參加聚會的友人都是各行各業的精英,他們分別是帶著團隊打拼的領頭人,具備著狼王一樣拼搏精神,更具備鷹一樣的市場洞察力。
我們在相聚中,不論從市場環境,經濟現狀,人文哲學,企業經營都進行現場頭腦風暴一番,在觥籌交錯間激揚文字,表達個人獨到的見解。那種場景會讓你深刻的體會,與聰明人對話是一件多么快哉的事情。
這次聚會,一個友人分享創業遇到的一個大坑——合伙人。
此友人活活被合伙人卷走了幾百萬,隨后總結出尋找合伙人的經驗教訓:
第一、千萬不要跟私心太重的人合作
獨樹不成林,一個人事業做得越大越需要借助更多人的力量。
友人S幾年前因為年輕,找一個年齡稍長有經驗的人合作共事。S負責市場運作外交,整合資源,合作人負責公司經營運作,公司業務。
第一年收入不錯,第二年營業額直接腰斬。
友人S是一個性格大大咧咧,對人不設防范的姑娘,只知道埋頭苦干,以為對方也能像她一樣把事兒做好,利益均分。
事情出現在,S發現業績的漏洞,接著查賬,后來發現合作方早就跟財務串通準備一個假賬,應付S。
友人S調查整個公司收入,卻發現幾百萬的流水不知去向?
隨后跟對方鬧掰,直接到法庭上對簿公堂。
隨后幾年因為這件事兒把友人折磨的苦不堪言,最后得出一個結論:千萬別跟私心太重的人合作,此類人恨不得得到所有的利益,他們不管你這個合伙人的死活。
你跟私心太重的人合作,完全是被他當成牛,你埋頭苦干吃的是草,他坐享其成得到的是奶。
03
第二種、格局胸懷太小的人
剛畢業我進入一家創業公司。
起初公司只是一個創始人為股東,后來因為公司擴大,引進來另外的一個在管理和資金上有優勢的股東。
兩個股東剛開始還能和睦相處,但是后來矛盾越來越激烈。
主要原因是兩個股東的格局不對等,股東A是一個事媽類型,性格狹隘沒有容人的雅量,今天看這個不順眼,明天看那個不順眼。
甚至手下的人進步非???,在某種能力上超越他的時候,他就會采用一種方式——孤立打壓。
股東B可是在華爾街混過見過大世面的女中豪杰,子彈從耳邊過都不眨眼的主兒,從她的身上你能看到《北京人在紐約》阿春的影子。
股東B一心想著有朝一日能在拉斯達克敲鐘,高瞻遠矚著長遠目標,有著遠大的抱負,對員工采用放權鼓勵類型。
問題出在:兩個股東之間的矛盾,一個性格狹隘,小肚雞腸,今天看這個不順眼,明天看那個不順眼。
股東之間是合作關系地位平等,并非老板與員工。合伙人可以各自擅長的領域不同,有長板也有短處,但是格局不能懸殊太大。
同等格局猶如一起站在山的同一高度看風景,如果一個合伙人是在山頂展望未來;另一個合伙人站在山下指責山頂的人瞎比劃啥,這兩個人能長久嗎?
所以,千萬不要跟一個沒有格局胸懷的人合作,否則事兒沒有辦成,天天在苦惱如何處理人際關系的矛盾。
04
第三、千萬不要跟價值觀不一致的人合作
前幾天,我看了一個對創業達人暢銷書作家王瀟的專訪。
我陸陸續續關注她已經多年,從央視主持人的位置離職,創立自己的公司,走得相當成功,當然也遇到一些坎坷。
當被問道:創業應該會遇到不少故事,不知道您有沒有這樣的故事。
她回答:創始人就相當于船長,挑選的團隊合伙人就相當于大副二副水手,船長給方向,其他人向這個方向走。過程中誰支持認同這個方向,誰就是我的朋友,不認同會導致我的船的方向和速度出現問題。
方向第一種是:戰略價值觀;第二種是商業價值觀。價值觀不認同說什么都是廢話,我確實因為工作中價值觀的不同,拒絕甚至驅趕過團隊成員。
我再說的明白點兒,價值觀就是相互認同所做的這件事兒,認同所努力的方向,認同企業的文化,如果不認同還合作的合伙人,最后的結果便是一地雞毛,分道揚鑣。
第四、千萬不要跟沒有底線沒有原則的人談合作
稻盛和夫先生曾經有一套管理哲學論,來衡量一個人未來發展的情況:人生結果=思維方式(-100~+100)*努力(0~+100)*能力(0~+100)。
三種關系是相乘而并非相加。
思維方式代表做人的厚道正義,做事的態度熱情,順應天道為正分;做人品行惡劣,態度邪惡,違背天理為負分。
那么一個人能力再強也就100分,努力達到最佳狀態100分,但是做人沒有底線沒有原則可能是-50分,那么相乘的結果是-500000分。
但是一個人能力優秀達到80分,努力程度達到90分,但是人品是100分,最后得出成就的結果是720000。
720000跟-500000最后的結果可是十萬八千里啊,這個管理哲學充分的說明了,做人不成功做事永遠都不可能成功。
司馬遷在《資治通鑒》寫道:有德有才是人才;有德無才是庸才;無德無才是蠢才;無德有才是害才。
人品越渣、能力越大對社會的危害性越大。
這就是論人品的重要性,跟一個做人沒有原則沒有底線的人合作,猶如旁邊養了一只毒蝎子,你隨時可能被自己人蜇一下。
你更像是拿著定時炸彈在玩兒擊鼓傳花的游戲,能全身而退不身陷囹圄就阿彌陀佛了,別指望能實現滿腔抱負,獲得更多的名利。
在互聯網盛行的當下,每個人都在尋找資源,都在尋找合作伙伴,但是你要時刻記住:不是感情好,有能力就能合作,做事業可不是交朋友。
長久的合作,需要共同的價值觀,理想和抱負,同等的格局和雅量,并且相互之間懂得利益共享,厚道做人!
作者簡介:張涔汐,青年作家,代表作《你的努力,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頭發雖長見識不短,深度剖析復雜的人性,犀利的解密職場的認知大坑,歡迎關注@我是涔汐,公號(id:zhangcenxi99)讓你增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