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八年,經過“大悔大悟”的曾國藩二度出山,他的仕途也隨之迎來了人生的高光時刻。
咸豐十年獲封兩江總督,一年后被清廷委命統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同時管理浙江軍務。一個總督統管四省,這在清朝以來都是前所未有之事,曾國藩仿佛進入了政治快車道,一時風光無兩。
曾國藩
曾國藩早年時期百般忍辱委屈,都是吃了沒有權力的虧,他深知權力的重要。因此,有了權力以后,曾國藩便立即開始著手布局人事,首先就是摧毀政治死對頭——何桂情政治集團。
何桂清此人擅長機巧,靠著籌糧籌餉,被封為兩江總督,但是卻與曾國藩領導的湘軍勢如水火,處處為難。咸豐十年,何桂清以借刀殺人之計害死曾國藩集團名將、時任浙江巡撫羅遵殿,將江浙悉數收入囊中。悲憤交加的曾國藩決心一舉粉碎何桂清集團。
何桂清
浙江歷來都是富庶之區,糧餉要地,所以曾國藩非常希望由自己人來掌管浙江,以解決糧餉后勤之憂,很快他就等到了一個機會。
王有齡
咸豐十一年,太平天國圍困杭州,僅僅一個月就餓死了十萬多人,此時的王有齡彈盡糧絕,苦苦等待著援軍。曾國藩本可以調兵支援,可是他選擇了置之不理。
絕望中的王有齡向朝廷求救,朝廷下令曾國藩救援,曾國藩抓住這個機會,先是派出部下左宗棠支援,后又密奏朝廷揭發王有齡的種種罪狀,與此同時,曾國藩又寫信給左宗棠,讓他不要急于進兵。
咸豐十一年,太平軍李秀成攻破杭州,王有齡城破自殺,左宗棠接任浙江巡撫。一招借刀殺人,殺死一個封疆大吏,換上自己人,不可謂不高明!
薛煥本是一名能臣干將,可他也是何桂清的心腹。
咸豐十年,太平軍進攻常州,時任兩江總督的何桂清準備棄城逃走,但是苦于沒有借口,聰明的薛煥看出了何桂清的意圖,他連忙上書請求讓何桂清退兵保衛蘇州。后來,二人一同逃至上海,薛煥在上海繼任江蘇巡撫。
薛煥
次年十月,太平軍進攻上海。朝廷不得不再次倚靠湘軍,曾國藩再次抓住機會一邊委派李鴻章出兵上海,一邊上奏朝廷指責薛煥用兵無能、貪污腐敗。于是,就在李鴻章到達上海十七天后,清廷就下旨拿下薛煥江蘇巡撫之職,由李鴻章接任。
兵不血刃,曾國藩再次一箭雙雕,既鏟除了一個敵對勢力的封疆大吏,又提拔了自己的心腹。
剪掉兩只羽翼之后,曾國藩將目標對準了終極BOSS何桂清。
咸豐十年,膽小懦弱的何桂清棄城逃走,導致了常州全城被屠殺的慘劇。何桂清逃走時,常州許多紳民下跪請求其留下,可是喪心病狂的何桂清竟然下令槍殺這些民眾,當場死亡19人。
何桂清
咸豐皇帝知道這個消息后痛恨至極,立即下令將其革職拿問??墒且驗橛⒎撥姷那址?,茍且偷生的何桂清在上海又多活了兩年。
同治元年,已任江蘇巡撫的李鴻章拿著恭親王奕?的命令在上海逮捕了何桂清,并押送至北京。
可是要置何桂清于死地卻并不容易。這個在官場打滾多年的老油條深諳潛規則,他一邊偽資料證明自己是退守而非棄城,一邊令心腹之人悄悄潛入京城,對凡是主張懲責的人都以重金賄賂。于是,在何桂清問題上又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何桂清情有可原,另一派尤其是江蘇籍官員必欲殺之而后快。朝廷一時也難以決斷。
曾國藩
就這這時,曾國藩再次出場,以老辣的手段直接將何桂清置于死地。他先是向朝廷表明了何桂清有造假的前科,然后說出了一段非常關鍵的話,這段話直接殺死了何桂清:
“疆吏以城守為大節,不易以僚屬之一言為進止;大臣以心跡定罪狀,不必以公稟之有無為權衡?!?/p>
就是說,封疆大吏死守城池是一個知識分子的氣節,沒有任何理由逃走。為了自己的性命,槍殺百姓,光這一條就足以處死。
一錘定音,曾國藩的這番話義正言辭,無可辯駁。不久之后,何桂清被棄市而死。
至此,何桂清集團被全部消滅,而曾國藩卻不費一兵一卒,真可謂“殺人不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