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四川】司法考試法理學歷年真題
單項選擇題:
1.西方法律格言說:“任何人不得因為自己的錯誤而獲得利益。”關于這個格言的理解,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A.錯誤不是構成合法利益的前提
B.任何時候,行為人只要沒有錯誤,就應獲得利益
C.任何人只要行為正確,其利益就應得到保護
D.利益的獲得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行為的正確與錯誤
2.某法院法官在審理案件中推理如下:《刑法》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張某毆打他人造成輕傷,所以對其判處二年有期徒刑。這位法官所用的是下列哪一種推理?
A.類比法律推理
B.歸納法律推理
C.演繹法律推理
D.設證法律推理
3.關于法定繼承,《繼承法》第十條規定,“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七條第三款規定,“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喪失繼承權。甲作為法定繼承人,被乙告上法庭,聲稱甲虐待被繼承人,不應享有繼承權。本案審理法官查明甲虐待行為未達到情節嚴重,依法駁回乙的訴訟請求。關于本案,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A.本案體現了法律的可訴性
B.“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規定是本案審理法官推理的大前提之一
C.“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這樣的規定不是法律規范
D.《繼承法》第十條和第七條第三款均可作為法律論證中的內部證成的支持性理由
4.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體器官移植成為可能,產生了自然人享有對自己的器官進行處理的權利。美國統一州法律全國督查會議起草的《統一組織捐獻法》規定:“任何超過18歲的個人可以捐獻他的身體的全部或一部分用于教學、研究、治療或移植的目的”:“如果個人在死前未作出捐獻表示,他的近親可以如此做”:“如果個人已經作出這種捐獻表示的,不能被親屬取消。”之后,美國所有的州和哥倫比亞特區采取了這個法令。關于這一事例,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A.科技進步對法律制度的變遷有較大的影響
B.人權必須法律化才能獲得更大程度的保障
C.人權歸根結底來源于國家的承認
D.器官捐獻是一種自由處分的權利,而不是義務
5.《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規定:“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關于這個條文,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A.該條規定不屬于法律原則
B.該條規定屬于法律規則中的授權性規則
C.該條規定對于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具有指引作用
D.審理勞動合同糾紛的仲裁員可以該條規定判斷勞動合同的相關條款合法還是違法、有效還是無效,就此而言,該條規定具有評價作用
6.甲與乙因瑣事發生口角,甲沖動之下將乙打死。公安機關將甲逮捕,準備移送檢察機關提起公訴。這時,甲因病而亡。公安機關遂做出撤銷案件的決定。公安機關是基于下列哪一種原因撤銷案件的?
A.法律行為
B.違法行為
C.事實構成
D.自然事件
7.從1999年11月1日起,對個人在中國境內儲蓄機構取得的人民幣、外幣儲蓄存款利息,按20%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某居民2003年4月1日在我國境內某儲蓄機構取得1998年4月1日存入的5年期儲蓄存款利息5000元,若該居民被征收了1000元的個人所得稅,則這種處理違背了下列哪一項法的效力原則?
A.法律優位原則
B.新法優于舊法原則
C.法不溯及既往原則
D.特別法優于普通法原則
多項選擇題
51.關于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B.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在總結我國法治建設實踐經驗、借鑒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礎上提出的
C.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真正符合人民利益和需要的法治理念
D.通過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切實提高法律職業人員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的能力
52.關于法與道德的共同點,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法律和道德都是一種社會規范,都具有規范性
B.法律和道德都具有強制性,都是人們應該遵循的規范
C.法律和道德都是歷史的產物,都是不斷變化的
D.法律和道德都是建立在一定物質生產方式之上的
53.某日,陳某因生活瑣事將肖某打傷。當地公安局詢問了雙方和現場目擊者并做了筆錄,但未做處理。兩年后,該公安局對陳某做出了拘留10日的處罰。陳某申訴,上一級公安局維持了原處罰決定。陳某提起訴訟。法官甲認為該公安局違反了《人民警察法》關于對公民報警案件應當及時查處的規定,因此應當撤銷其處罰決定。法官乙認為,如果因公安局的遲延處理而撤銷其處罰,就喪失了對陳某的違法行為進行再處理的可能,因此不應當撤銷。依據法理學的有關原理,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陳某與該公安局之間不存在法律關系
B.法官甲的觀點說明法律具有程序性的特征
C.法官甲的推理屬于形式推理
D.法官乙的觀點屬于司法解釋
54.關于司法的表述,下列哪些選項可以成立?
A.司法的依據主要是正式的法律淵源,而當代中國司法原則“以法律為準繩”中的“法律”則需要作廣義的理解
B.司法是司法機關以國家名義對社會進行全面管理的活動
C.司法權不是一種決策權、執行權,而是一種判斷權
D.當代中國司法追求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55.關于法律溯及力,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刑事法律若具有溯及力可能導致國家權力的濫用和擴張,也違反正義的原則
B.法治社會要求法律具有可預測性和確定性,而法不溯及既往原則符合這一要求
C.在某些現代民事法律中,為了保障公民權利,一定程度上承認法律有溯及力
D.法不溯及既往原則屬于法律責任的歸責原則
56.關于法律發展、法律傳統、法律現代化,下列哪些選項可以成立?
A.中國法律的現代化的啟動形式是立法主導型
B.進入20世紀以后,各國、各民族法律的特殊性逐漸受到普遍關注,民族歷史傳統可能構成現實法律制度的組成部分
C.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對各國法律進行法系劃分已失去了意義
D.法的繼承體現時間上的先后關系,法的移植反映一個國家對同時代其他國家法律制度的吸收和借鑒
不定項選擇題
91.“在中國法的發展歷史上,追求'民族化'顯然是一個主線,形成了'尚古主義'取向的具有保守性格的中華法系。只是到了清末出現一批主張借鑒西方法律制度的學者和政治家如沈家本之后,法的民族化受到部分沖擊。西方近代以后兩大法系基本形成,兩大法系的發達程度之高已被國際公認,其原因不得不歸結為法的民族化與國際化的協調一致。”基于這段引文,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無論中華法系還是西方的兩大法系都包含各自的法律文化
B.中華法系具有保守性格,追求“民族化”,與其他法系的文化之間沒有形成交流與融合
C.西方的兩大法系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實現了與國際化的協調一致,但與中華法系相比,卻又失去了“民族化”特色
D.沈家本是傾向于法律移植的法學家
92.張某有祖傳的玉雕一尊,委托德龍拍賣公司進行拍賣,最終被一家文化公司以140萬元的價格買到。對此,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這個事件中只有一種法律關系
B.在拍賣過程中,拍賣公司和競拍者的關系屬于隸屬性的法律關系
C.在該案件涉及的法律關系中,法律關系的主體既有自然人也有法人
D.在本案中,導致拍賣成交的客觀情況是法律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