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家長問,寒假該讓孩子做什么,我一定會提一點:閱讀。
堅持閱讀和從不閱讀的孩子,十年后的人生完全不同。
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更容易放飛思想的翅膀,去領略家庭之外的風光,去學習課堂之外的知識,去拓寬思維和人生邊界。
閱讀,是最低成本的投資,更是高回報的學習。
寒假來了,我們應該把閱讀習慣的培養放到第一位,引導孩子盡情地閱讀。
把書籍當成禮物送給孩子
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閱讀,常常買一大摞書放在孩子面前,指著書讓孩子讀。
這并不妥,孩子會覺得自己是被逼的,心不甘情不愿,怎么可能會愛上讀書!
要打造孩子的閱讀興趣,首先,要讓孩子先愛上書。
每次期末考試后,家長都可以借著鼓勵或獎勵孩子這一契機,送孩子一本書或一套書。
告訴孩子,你已經是小學生了,爸爸媽媽希望能看到你在書桌前認真讀書。
書是一面鏡子,能夠照出我們的不足,讓我們不斷進取,成為一個完美的人。
手把手教導孩子,要如何愛護書籍,如何收藏書籍,每次都要把閱讀當成一件很鄭重的事。
當父母把閱讀的儀式感傳遞給孩子,孩子就會覺得閱讀很莊重,很有意義,很值得自己嚴肅對待。
生活需要儀式感,閱讀也需要儀式感。
閱讀,是父母能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也是讓孩子受用一生的能力。
和孩子一起制定閱讀計劃
閱讀作為一種綜合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而是需要循序漸進地培養。
讓孩子愛上閱讀,父母就要把閱讀潛移默化地滲入到孩子的生活中。
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制作出一份可行的閱讀計劃,并且在假期中嚴格執行。
要選對書,孩子平時對哪方面內容感興趣,我們就給他選哪一方面的書,選書最好從孩子的興趣出發。
要把握好閱讀量,根據孩子的閱讀速度來制定閱讀計劃,比如三百字一頁的書,每天看三十頁左右就可以了。
要教孩子一些閱讀方法,比如摘抄好詞好句,標記不理解的字詞句子等等,寫心得體會等等。
可以參考以下這份閱讀計劃:
①每天閱讀一萬字。
②閱讀時摘抄好詞好句。
③每本書都要寫感受體會。
④和爸爸媽媽交流書中內容。
孩子的閱讀習慣培養,就要從家庭讀書計劃開始,需要每一個父母的配合和支持。
在家里打造讀書角
在各種衣服雜物及噪音的環境中閱讀,和在干凈寬敞和安靜的環境中閱讀,效果是不一樣的。
前者會被不斷干擾,不斷分散注意力,大多數時候都不能完全投入到閱讀中。
這一點有賴于父母,盡可能為孩子打造一個舒適的“家庭讀書角”。
先確保安靜,可以在地上鋪吸音效果好的地毯,在墻上粘貼PVC吸音板。
再準備裝置,讀書桌是必不可少的,再放一個孩子夠得著的書架,里面的書整齊有序地擺放。
也要注意照明和采光,確保孩子能夠在明亮舒適的燈光下閱讀。
如果家庭環境實在不允許,父母就帶孩子多去讀書氛圍濃郁的地方,如圖書館、書店等等。
記得我父母在我小的時候,每個寒暑假都帶我去書店買書,久而久之我也有了這個習慣,每逢節假日都會去書店或圖書館逛一逛。
總之,父母在讓孩子閱讀的這件事上多下些功夫,一定會讓孩子愛上閱讀。
家長一定要親身參與
有一個事實我們一定要明白:沒有孩子天生是愛讀書的。
所有孩子的閱讀興趣都需要啟蒙,而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就要做好榜樣。
我們會發現,身邊那些愛讀書的大人,他們的孩子同樣愛讀書。
而那些整天打牌、玩手機的家長,不會培養出熱愛閱讀的孩子。
我們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讓他看到我們在讀書,看到我們手里總是捧著書。
善于模仿的孩子,不自覺就會拿起手邊的書本,他們想了解和體驗父母最愛做的事情。
父母以身作則,是給予孩子的最好的教育。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要多陪伴他閱讀,不僅是為了指導,更是為了讓孩子不再孤單。
有父母陪伴的孩子,真的會覺得讀書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他會更加享受閱讀,熱愛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