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由細菌侵犯皮膚和黏膜網狀淋巴管所引起,是一種急性彌漫性皮膚炎癥。中醫認為,此病多因血熱內蘊、外染毒邪、或體表皮膚破傷,毒邪乘襲,外竄肌膚,內走營血而成。
丹毒發生時沒有固定的部位,但好發于顏面、腿部。由于發病部位不同,名稱也各不相同,發于頭面,重者稱為大頭瘟,輕者稱為抱頭火丹;發于軀干者稱為內發丹毒;發于腿者稱為腿游風。
本病臨床表現為皮膚局部出現片狀紅疥,色鮮介上似玫瑰,形狀不現則,邊界稍隆起,有時可發生水皰,壓之退色,去除壓力后顏色很快恢復,有燒灼感,常伴寒戰高熱、頭痛等全身癥狀。
1、紅豆牛膝飲
赤豆25克,牛膝15克,川柏15克。一起水煎,每天服2次。
2、綠豆荸薺湯
綠豆30克,荸薺5O克。共煮湯。每天2次。
3、馬齒莧湯
馬齒莧25o克。煎水,連續服用,每天2次。
文超寫于21年7月18號早上,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