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回到娘家少插嘴,”這是我一個朋友她媽提醒她的話。她說聽到自己媽這樣說,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難過。
她在結婚之前,爸媽對她寵愛有加,兩個哥哥每個月發了工資,都會給她幾百零花錢。但是,在哥哥和她都結婚之后,她再回娘家的時候,總覺得沒有往日那么隨意了。
在農村老家,一般兒子結婚之后,一開始都是和父母住一個院,她每一次回娘家,不能只給父母拿東西,給兩個嫂子也要帶禮品。
她說,即便是給嫂子們買了東西,人家心情不好的時候,也不會理她,而她在娘家說話,行事都要小心翼翼,生怕哪句話說不對,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她媽總是說要照顧兩個嫂子的情緒,不要惹人家不開心,到時候又該和她哥哥吵架了。
起初,她會跟她媽說:“我在自己家說話,有什么好避諱的。”但,自從她媽經常提醒她,“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些話的時候,她就意識到了,娘家再也不是她的家。
如今有一部分的女兒出嫁后,都被娘家當成了外人,哪一次回娘家不拿東西,總覺得很別扭。試想,一個人回自己家,還要講究那么多禮數,會不會顯得太生分了。
對于一個女兒來說,娘家是自己成長的地方,是自己永遠都不會忘記的地方,無論任何時候,都改變不了,娘家就是自己家的事實。
但,隨著人生的不斷變化,結婚生子后,再回家時,一般不會說回家,而是說回娘家。這樣的說法,就感覺是去走親戚一樣。
還是那句話,女人在婆家,經常被當作外人,如果回娘家,不是回自己家,還是被當外人的話,那么,這個世界上,女人的家在哪里?
一個女人,從小姑娘,到為人妻,為人母,這一路走來,女人的人生總是在不斷增加新的角色。但,從出生到生命結束,唯一追隨自己最久的角色,就是女兒這個角色。
可是,當有了自己的小家之后,女兒這個角色用起來,卻不再那么方便和親切了。娘還是那個娘,但女兒回到娘身邊的時候,卻有了很多阻礙。
其實,說到娘家的嫂子,她們也是做女兒的,我覺得,嫂子們更應該體會到同為女兒和兒媳的不易,應該是多體諒自己的大姑姐或者小姑子,而不是在她們回娘家的時候,給臉色看。
有句話說:“女人何苦為難女人。”結婚后的女人,承擔了很多的責任不說,還承擔了離婚的風險,但沒辦法,女人這一生就是要經歷這些過程。
因此,一些女人婚姻不幸的時候,都希望娘家能是自己的依靠,可是,有些家里有嫂子的情況下,總是很難容得下小姑子的。
讀者朋友雯雯(化名)和老公結婚五年,但她老公是那種和身邊的任何一個女人,都能有點曖昧關系的男人。
當然,一開始,雯雯肯定是不了解她老公的,都是在相處久了才發現老公的人品原來這么差勁。
雯雯說,她最不能忍受的不是老公花心,而是他好吃懶做。兩人結婚第二年,孩子已經出生了,家里的負擔自然就重了很多。
雯雯的婆婆又不愿意幫忙帶孩子,雯雯只能自己在家帶孩子,這樣她必然是沒法出去工作。而她的老公也沒有要出去找工作的打算,每天晃晃悠悠,不管雯雯和孩子。
那時候,其實雯雯看老公不正干,也有了離婚的打算,但她想著孩子小,結婚時間也短,說不準過兩年老公有了責任感,就知道掙錢養家了。
可是,她對老公太過于信賴了,孩子上幼兒園了,她也沒見老公有任何變化,偶爾出去打點零工,掙到的錢大部分都拿著出去吃喝玩樂。
慢慢地,老公在外面的花心名聲也傳到了雯雯的耳朵里。自己老公掙不來錢也就算了,還做出一些背叛她的事情,久而久之,她也不想跟老公過下去了。
兩人經常吵得不可開交,婚姻里積累的怨氣到了頂峰的時候,一發不可收拾,兩人的感情最終以離婚結束。
在老家,雯雯和老公都是跟婆婆住一個院,離婚后,她自然也沒地方可去,第二天就帶著孩子,回了娘家。
雯雯說:“離婚第二天回娘家,嫂子給了兩個建議,我決定以后只為自己而活。”
看她帶著孩子回娘家,拿的大包小包的東西,雯雯的嫂子黑著臉說:“離婚了,誰供你們娘倆吃喝,給你兩個建議,一是把孩子還給婆家,自己出去打工養活自己,二是每個月給我們交三千生活費,你可以暫住在娘家。”
雯雯說她結婚前,在外打工掙得錢都幫助哥哥蓋房子結婚用了,她結婚的彩禮雖然交到了爸媽手里,但最后都給了哥哥和嫂子。如今沒地方去,回到娘家,一進門就被嫂子一通說教。
她說那一刻,她才意識到,以前總是為了娘家哥哥著想,如今看來實在太傻了。聽了嫂子說的那兩個建議,她打算帶著孩子外出打工,以后好好養活自己和孩子。
她娘家媽正在帶孫子,她說出去打工的時候,她媽都沒敢說一句,把孩子留下,幫她照看著。不過,雯雯說,她知道她媽是擔心兒媳不同意。
雯雯帶著孩子背井離鄉,在朋友的幫助下,找了份工作,給孩子也找了幼兒園,之后很少和家人聯系,但她說,如今母子倆過得很好。
婚姻的明天是未知,離婚現象不可避免,娘家不再是自己的避風港,單親媽媽為了生存異常艱難,因此,很多女人都想要獨立。至少有一份工作,在婚姻失敗的時候,手里有積蓄,就不怕沒有落腳的地方。
有很多年輕姑娘在結婚前,一心一意為了娘家著想,竭盡全力幫助自己的哥哥或者弟弟。但,在她們結婚之后,就會逐漸發現,當初自己心甘情愿幫助的親人,在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卻很難向他們開口。
一個人會隨著自己的經歷和身份的轉換,變得自私,但,親情是永遠都無法忽視的情感。兒女和父母即便是分離成兩個家庭,但,按照原生家庭的說法,依舊是一家人。
隨著父母的老去,兄弟姐妹之間,好似只有親戚這層關系了。兒子婚姻失敗后,還能留在自己家里,可,有一些女兒婚姻失敗后,卻無處可去。
那些做嫂子或弟媳的女人,只要和大姑姐小姑子們沒有矛盾,就應該體諒一個女人離婚的困境。當你幫她一把時,她會記你一輩子的好。
復制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