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北汽新能源硅谷研發中心掛牌成立。該中心毗鄰谷歌Google、蘋果Apple、特斯拉Tesla等行業巨頭,隸屬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初期科研人員20余人,每年研發4-6款車型,并吸收引進當地優質研發資源和人才、進行關鍵與核心技術的開發。
早在去年,北汽新能源就傳出消息,要打造一款新能源車型,可以媲美特斯拉。當時業界對此消息更多是驚訝、質疑和莞爾一笑。但后來,北汽新能源的電動車銷量蒸蒸日上,各產業鏈合作伙伴紛紛加盟,今天,其硅谷研發中心又落成,讓人們相信,北汽新能源的豪言不是虛的。
據悉,除硅谷研發中心之外,北汽新能源已在歐洲籌備第二家研發中心。遙想當年長安汽車,銷量慘不忍睹,后來長安斥巨資在五國九地建立研發中心,正向研發汽車。當初長安的投資也曾引來一片質疑,但現在,五國九地研發體系已幫助長安自主乘用車成為增速第一的中國汽車品牌。北汽在硅谷設立研發中心,讓人們看到了當年長安汽車的影子。
這次殺入硅谷,北京新能源還拉上了兩個伙伴。資料顯示,北汽新能源的長期合作伙伴,國軒高科、華東汽電將共同出資,與北汽新能源合作。其中,國軒高科將憑借其在電池材料、電芯技術和電池管理方面的成就,協助北汽新能源實現電動汽車整個產業鏈上的資源整合;華東汽電則將利用在汽車電子零部件、車聯網和智能駕駛等領域的前瞻技術,助力北汽新能源提升整車的智能化和電動化水平。
今年上半年,北汽新能源的純電動車銷量超過六千輛,穩居冠軍寶座?;蛟S,今后的北汽電動車,將搭載國軒的高科技電池管理系統,以及華東汽電的智能駕駛系統,行駛在各大試點城市。
那么,這次進入硅谷,北汽新能源是咋想的?
“北汽新能源一直堅持開放式的平臺化集成技術創新策略,目前已在國內擁有在京8大高校、國家級科研院所的優勢技術資源,以及富士康、龐大、特銳德產業鏈合作伙伴的產業實力支持。硅谷研發中心的成立,將進一步整合AZARI、美國ATIEVA、意大利CECOMP、德國西門子、韓國SK等合作伙伴的的技術資源,實現技術、服務和商業運營模式的不斷創新。實現 ‘研發陣地的全球化’和‘最佳零部件與合作伙伴的全球化’目標?!?談到北汽新能源硅谷研發中心的價值,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說。
接下來會怎樣?等著瞧。
電駒已經全面入駐今日頭條、說客、搜狐自媒體、新浪微博等新聞客戶端,實現全媒體全覆蓋。
關于我們
“電駒”是中國青年報資深記者馬連華發起,一群資深汽車記者、工程師、新能源車粉絲共同打造的新能源車公眾號,有多位新能源車專家擔任顧問。專注新能源車產品解析、充電策略、圈子交流、行業咨詢、政策解讀等,為消費者、投資者、車企及相關業務方提供專業及時的信息服務。
電駒哥是誰?
馬連華,中國青年報汽車周刊資深記者,兒童保護志愿者,燕郊業主武術隊隊長。善于從貼近百姓的視角,關注、解析汽車新聞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