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昆明市安寧市委宣傳部官方微博“安寧發布”發布通報:2021年12月13日9時43分,安寧市草鋪街道云南石化生產區渣油加氫裝置處發生起火,安寧市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組織成立指揮部指揮救援。11時20分,現場明火撲滅。“事故造成4人受輕微傷,均已送醫院治療。事故未對周邊大氣、水土造成影響。”通報稱。
視頻顯示,事發地火光沖天,起火處附近停有多輛燃料運輸車,工作人員在快速撤離,當地政府部門已經讓鎮內商鋪暫時停業。視頻來源于網絡
近兩年來,有關氫能爆炸事故已經發生多起,氫能安全再次成為焦點!2020年1月14日下午1時40分,珠海長煉石化設備有限公司重整與加氫裝置預加氫單元發生閃爆,無人員傷亡。2021年8月4日9時25分,位于遼寧沈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一企業內的氫氣罐車軟管破裂導致爆燃,現場冒出大量濃煙。事發后附近居民立刻展開疏散,消防立即到場進行處置,火災未造成人員傷亡。2021年11月27日21時07分左右,中國石化廣州分公司煉油四部S-zorb(焦化加氫)裝置檢維修開車時,反應器頭部法蘭泄漏焦化汽油導致著火,該次險情未造成人員被困、無人員傷亡。除了國內事故,國外涉及氫能的事故也很多,加氫站等氫燃料配套設施的爆炸事件造成了多起人員傷亡。2019年5月,韓國江原道江陵市一家工廠發生一起氫氣罐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6人受傷。調查發現,爆炸是由氧氣進入水箱后產生的火花引起的。本次事故是自21世紀以來全球多國發展氫燃料電池的進程中,首次發生在儲存過程中的大規模爆炸事故。2020年4月,美國北卡州朗維尤(Long View)一家氫燃料電池工廠OneH2發生爆炸,此次加氫站爆炸事故直接導致附近60處房屋受損,沒有造成人員傷亡。2019年12日,威斯康星州Airgas沃基肖工廠發生了一起爆炸起火事件,事故發生在工廠儲氫區域,一名工人受輕傷。2019年6月,位于挪威首都奧斯陸附近的桑維卡的一處合營加氫站發生爆炸,由于爆炸沖擊波巨大,致使加氫站附近的兩輛非燃料電池汽車氣囊被觸發彈出,造成兩人受傷。氫能安全該如何保障?
氫能是一種二次能源,氫氣需要依靠其他能源加工、制備,但是,它具有零碳、高效、能源互聯媒介、可儲能、安全可控等顯著優勢,可以在交通、化工原料、工業、建筑等諸多領域推廣應用,而且從各種制氫路線看,未來我國有足夠資源支撐。所以,近年來,國家也是大力發展氫能源。
目前,推進加氫站建設已經成為各個國家的戰略布局。日本對加氫站數量的規劃是,到2020年建成160座加氫站,2025年建成320座,2030年建成900座。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和《中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藍皮書》,我國到2030年將建成1000座。
但是,通過多起的加氫站爆炸事故,無疑敲響氫能安全警鐘!據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國內加氫站還有以下問題:
1、安全標準低
“地方政府積極地推動加氫站建設,不排除因為土地資源貧乏和盲目拉資源和項目的目的。這會導致地方政府把加氫站的建設標準設定的特別低,安全性方面就會出現很多問題。”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目前地方政府盲目追求新項目,低標準建設加氫站的亂象很擔憂,“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合建設加氫站。”崔東樹認為。同時,崔東樹特別強調,加氫站是一個在建設上安全性要求極高的設施,和加油站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不過,國內外的應用實踐證明,只要按照標準規范和法規生產、存儲及使用氫能,氫能安全還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另外,有業內專家表示,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服務消費群體的改變,加氫站的技術規范和安全規范一直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有業內專家表示,在我國,雖然氫氣位列《危險化學品目錄》,但加氫站國家管理標準目前還是空白,建設審批和監察等環節,究竟是歸管控危化品作業的消防、安監部門負責,還是由管理城市燃氣系統的住建部門監管,都尚未明確。根據國務院發布的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意見,加氫設施建設由財政部、工信部、發改委、商務部、交通部、住建部、國家能源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有關業內人士強調,在技術和安全方面,加氫站有國家標準,但對于加氫站建設的審批和管理部門不明晰。“監管部門不明確,所以加氫站存在疏于管理的現象。”正所謂安全無小事,隨著氫能源技術的發展,這也鞭策氫能產業鏈不同環節的企業,以及國內相關部門,在加快發展的同時必須提升對安全問題的重視,將潛在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
如果您對新能源汽車感興趣、有疑問、想團購,可以掃以下二維碼入電駒-新能源汽車交流群。 若二維碼失效,也可以加微信dianju98入群。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