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好多公眾號刷屏了,據說這三個月內北京的房價沒有上漲,房租到是暴漲了。許多北漂開始擔心,由于房租暴漲之后帶來的一系列蝴蝶效應,比如貿易戰會不會繼續下去,比如菜價是不是會大漲,會不會讓一系列必須消費上了天。
房租大漲以后,我有個留在北京的同學跟我抱怨說:
盡管咱們80后二胎指標完全放開,可是像我們這樣讀過書,有點錢,工資不錯卻又沒有家庭背景支撐的北上廣深高級白領,有幾個敢生?
生起來容易,真正的困難在于養啊。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在把錢花在教育這條路上,一旦開始了高端定位,那就回不了頭了。
因為所有的教育目標和希望,幾乎都凝聚在一個孩子身上,即使家里只有20萬,也補習借錢啊,托關系啊,找人給孩子選擇一個重點中學。這個是我們小升初的現狀。
再比如說幼兒階段,受限于國內食品監督的落后加上層出不窮的曝光,奶粉也不怎么敢吃,米粉也不怎么敢吃,萬一趕上媽媽沒什么母乳。基本上就要長期海淘和找人代購,又是一筆不小的花銷。
連帶著最近疫苗都出事了,許多海外旅游團體,比如香港,還接待了一群專門帶著孩子打疫苗去的憂心忡忡的媽媽。
也許你要說我作,可是經歷了數十載的苦讀,終于在大城市有了一席之地。能夠負擔一個家庭。我沒有能力也就罷了,但凡我有能力能夠讓孩子吃上進口的口碑好的奶粉,上一個重點的小學,我又怎么會為省錢,為了讓我自己輕松一點,而不給孩子呢,當媽的哪里做的到。當媽的都是干脆少買一只口紅,讓孩子吃點好的這樣的好不好。
我聽了她的一頓抱怨,有點奇怪,可是你買了房了呀?房租大漲和你又有什么關系呢?
她說,現在的年輕人,都是過著一半交房租,啃啃鴨脖小龍蝦,美團外賣送到家,上拼多多聚劃算的網購時代。一旦房租漲價,這些生活的服務就漲價。到最后就會讓老師漲價,兒童娛樂漲價,醫療費用漲價,學習用品漲價,到最后還不是大家一起漲。
可能國外生活久了,說實話我確實不知道漲個房租能讓這么多人心惶惶。
因為在澳洲房租都是很有規律的年年漲,一年漲個百分之10 也是有可能的,很少聽見有人抱怨因為房租上漲了影響育兒的。
不過澳洲人到是經常因為某種菜漲價而大肆抱怨,比如某年布里斯班發大水,香蕉奇貴,無數媒體配著流淚的表情控訴作為一個泱泱大國,人民群眾連香蕉都吃不上了之類。還有幾個月之前也是受氣候的影響,西紅柿巨貴,價格翻了一倍。在當地論壇也吵翻了。我和大廚還討論,怎么澳洲人那么閑?不吃香蕉不吃西紅柿怎么了?弄得舉國上下開始討伐供應商和政府?
有了孩子后,我就在想澳洲沒有什么人擔心育兒的費用,大概是因為他整個國度的福利制度較為健全吧。另外,在養育孩子的必須開銷上,我把悉尼和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進行了一個粗略的對比,我發現雖然北京的人均工資完全趕不上悉尼,但是在育兒成本上真的一點都不便宜。大概有幾個方面可以對比一下,大家可以看看哪里養娃最劃算?
1.
飲食
孩子小的時候,如果沒有母乳必須吃奶粉。澳洲超市里有很多品種的奶粉,但是國內的媽媽比較熟悉的就是愛他美和A2(當然國外奶粉也是個壟斷行業,就那個4-5個品牌可以選擇)。
基本上價格都在20-30澳刀一桶。合人民幣按照現在的匯率(1:5)就是100-150人民幣一桶900g的。在這個價格上,北京沒有辦法比。就算再便宜的代購,也基本在175-220元之間。
為了對比方便,下面提到的數字單位都是換算好的人民幣。
相對應的一些兒童的零食,磨牙棒之類的,也就是8-20人民幣一袋。這和國內的京東基本上價格持平,兒童輔食大概是幾十塊錢的樣子。但是袋裝輔食會比較便宜,帶孩子外出還是很方便的。
尤其是當本地孩子超過一歲,完全可以喝超市里自產的鮮牛奶。超市自產品牌10 元/2升,就算是比較好的A2,也就是五塊錢兩升的樣子,足夠一家人喝兩三天。所以說在幼兒階段,飲食消費上悉尼比北京便宜不少。
2.
用品和消耗品
孩子小的時候,用品基本上就是餐具啊,紙巾,尿不濕,衣服,玩具。餐具如果是同等品牌,比如膳魔師的飲水杯,飛利浦的吸奶器,悉尼和北京市差不多費用的。
一般超市的雜牌子和北京一些小商品批發市場,那肯定是北京要便宜一些,但是便宜的有限,也只能便宜大概5-10人民幣的。尿不濕如果是好奇的品牌,悉尼略貴,可是超市經常打對折或者七折。如果打了對折的時候,那比北京或者是一些網絡電商是相差不少的。
在悉尼也有一些窮人,他們用不起類似好奇這種尿不濕第一大品牌,他們會選擇一些澳洲本土的品牌,質量也不算太差,約合60-65人民幣,就能買上一大包內含40幾片尿不濕。最主要的是,如果在悉尼孩子早早送去了幼兒園的話,幼兒園一般都會提供尿不濕的,所以自己在家使用的量也不會太大。
澳洲有很多大牌連鎖超市,這些超市都和國內的家樂福啊,沃爾瑪差不多。提供很多兒童的服裝,如果不是挑品牌的話,這些服裝樣式也都不錯,都是全棉的。偶爾也會提供一些類似于迪士尼這樣的品牌。
趕上某些時間,還有大量的折扣在里面。基本上就是75-100人民幣的樣子。但是國內有淘寶啊,淘寶上有很多漂亮的小孩衣服,價格低廉,質量上乘,也是不錯的選擇。所以在這點上,北京會更便宜些。
然而有些家長要是追求一些品牌的,比如大商場啊,就比如巴拉巴拉這樣的中高端品牌,一套衣服,得三五百元起。澳洲也有一些不錯的本土品牌,基本上經常打折,價格和國內中高檔的價格差不多,甚至更低。我曾經給孩子買過一套很不錯的幼兒品牌的冬裝,大概就是人民幣三百多的樣子。然而這個牌子據說在西單王府井這樣的地方,至少要五百。所以在這點上,可能澳洲的消費更低一些。
玩具也是同樣的,如果是玩具反斗城這樣的跨國品牌,悉尼更便宜一些。尤其是像樂高這樣的玩具,基本上在悉尼買是在北京正規商場里的價格的一半,甚至更低。但是如果比較其一些沒有品牌的玩具,義烏小商品商城制作的玩具以及一些淘寶仿制品在價格上絕對更為低廉。
3.
托管費用
澳洲本地人經常抗議幼兒園費用太高了,基本上是西方國家里貴的咂舌的。據說這是澳洲政府為了鼓勵家里有父母能夠陪伴孩子成長,所以不贊成孩子早早的全托。當然政府在這一點上做的的確不錯,澳洲的爸媽上班時間很寬松。遲到早退老板也都理解,每年除了法定假期11天左右,還有30天左右的帶薪假,10天的不帶薪假,10天的帶薪病假,10天的帶薪家人病假(就是你家人生病了需要你請假照顧)。
澳洲的幼兒園費用是按天收的。在悉尼基本上是一天600-900人民幣不等。但是政府會有一定的補貼,這個補貼根據父母的收入來的。如果父母收入低,又都是全職,可能一天只交250人民幣。父母收入高,大概天交400-600人民幣。如果你在大學工作,孩子又上了大學或者科研所里面的幼兒園,那費用就更少一些,毛豆每天也就是200元出頭的樣子。
如果一個月都去幼兒園的話,粗略估計,低收入父母一個月要繳納的幼兒園看護費是7500人民幣。高收入的父母是1萬5元甚至更多,平均大概就是9萬多人民幣起。所以澳洲有許多父母選擇一個星期送孩子上三天幼兒園,然后爸爸或者媽媽,其中一個人做一份part time的工作。
而北京純公立幼兒園一個月只有1000多塊,私立的幼兒園經常在小區內設置,價格是4200-5800人民幣不等。當然也有稍微高檔一點的私立幼兒園,一年的費用大概在10萬人民幣,屬于比較富裕人群的高天價幼兒園,那個算少數,不能對比。所以在育兒費用上,如果父母全職,都沒有政府提供的補貼,肯定是悉尼價格更高。不過據說悉尼有百分之80以上的家庭都接受政府的育兒補貼,所以補貼下來可能也沒有那么貴了。
4.
小學
就公立小學而言,國內外都一樣,就是要按居住的小區劃分。
悉尼乃至全澳洲的公立小學都是免費的,家長每年只要交2000-4000人民幣的各種雜費,校服費用。北京的公立學校也是九年制義務教育。
然而北京的好學校并不好進,往往背后鏈接這高價的學區房以及拼爹拼關系。但澳洲的學區房是可以租的,只要在學區內租房即可入學。最好的若干小學入學前半年租好房子就好。所以有很多家長即使不想買學區房,就租一個也能搞定孩子上心儀的小學的名額。
你可能會覺得那好的公立小學所屬的小區豈不是價格也暴漲?其實沒有那么夸張,可能也就比其他同等質量非學區房的房價貴了10%-20%左右,沒有到一個不可承受的地步。
就私立小學來說,悉尼的私立學校學費從10-15萬人民幣不等。高中以上學費高一些,而六年級以下基本上都在10萬人民幣之內。按照同標準對比北京的同等級私立學校,北京的更貴一些。
澳洲的初中高中連在一起。小升初以后,如果考上重點中學。依然學費免費。那些考不上選擇私立學校的話,那就是付學費,也沒有什么擇校費。從公立對公立的角度上來說,那么和北京其實相差不是很多。但是如果把北京一些比較好的中學收取的擇校費,贊助費算上,肯定是悉尼更加便宜了。
最主要的是在澳洲沒有什么升學壓力,如果孩子想要上大學,即使高考不理想,也可以去一種叫tafe的學校(類似國內的技校)再去進修一年,然后再申請大學。基本上只要孩子有上大學的心,最后都能申請到相應的學校。無非是90分能申請到醫學法律,而60分只能申請一個偏冷門的專業。所以即使家長沒有經濟條件,也不用拘泥于借錢啊,蒙受巨大經濟壓力把孩子送進更好一點的私立。無形中更為輕松。
5.
補習和特長
既然聊到高中,大學。就必須聊一下補習和特長費用。
悉尼的小孩們也是會學習特長,高考前也是會參加補習的。像傳統的兒童舞蹈課,游泳課,鋼琴課,繪畫課。普通培訓班的市價大概是75-125人民幣一節課不等。如果報的課多的話,能有個折扣。鋼琴要貴一點,150人民幣半個小時。
但是在北京,基本上小孩的畫畫課一節課150人民幣,舞蹈課一節課120-200人民幣, 鋼琴課200-300人民幣, 游泳課也是200-300人民幣。 明顯是更貴一點。尤其在北京的英語輔導班,基本上都是萬元起價。我悉尼一個朋友的孩子6歲,選擇了舞蹈和游泳兩個課程。大概一年一共是9000多人民幣。我的同學在北京,就在家里小區跟著學習舞蹈和游泳,一共是15000左右。這點上,北京肯定更貴。
高年級準備高考前也是一樣有課外輔導班的。在悉尼名師輔導大概一節課400人民幣,普通老師的輔導是150-250人民幣.
但是在北京名師輔導的話,基本上是500人民幣一節課起。如果是特別出名的老師,也有80人民幣0一節課,100人民幣0一節課的。尤其在高三,基本上在課外輔導上有許多不得不花的錢。要是從這個角度來看,悉尼確實是更加便宜。
我能想到的基礎花銷大概就是這些。
當然我們肯定也在網上看過各個國家養孩子的成本對比,咱們國內的話算起來沒有澳洲多。但是你可能忽略了四位老人看護孩子的費用,這才國外是一筆好大的人力費啊。以及為成年孩子準備婚房,買車這類隱形費用。
比如澳洲2014年發布的《澳洲撫養兒童成本》報告顯示,以撫養兩名兒童誕生至離開家自力更生為標準,澳洲中等收入家庭的平均花費為81.2萬澳元(約380萬元人民幣)、澳洲低收入家庭養育兒童的花費為47.4萬澳元(約222萬元人民幣),而高收入家庭的兒童養育花費則高達109萬澳元(約512萬元人民幣)。
但澳大利亞是高福利社會,普通工薪家庭只要是走公立這條路,養育多個子女,也不會造成生活品質下降。而且每個月還有孩子的補貼一直到孩子18歲,每個家庭情況不同補助也不同。政府給予的最高額為每個月6000-7000元的兒童撫養費。
所以說相對來說,可能在悉尼做家長更輕松一些,即使出現了財務方面的困難,政府也會提供一系列的幫助讓孩子繼續無憂無慮的生活,可能這就是澳洲作為一個福利國家吸引人的地方吧。
· 好文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