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D天下
一周一會,
縱覽最接近真實的全球零售風云。
李佳琦直播Bottega云朵包
來源:李佳琦直播間截圖
國際時尚大牌"花式直播”自救有了新番劇,跳出官方套路,開始走進頭部網紅主播的直播間,口紅一哥李佳琦首先“上位”。
歷峰集團旗下的奢侈珠寶腕表品牌伯爵Piaget,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硬奢品牌。
8月20日,Piaget品牌中國區總裁Mathieu DELMAS與品牌大使劉昊然、芭莎珠寶主編敬靜,走進李佳琦直播間。當天,銷售鉆石超過1021顆,完成全年近1/3銷售。
四天后(8月24日),開云集團旗下的奢侈品牌Bottega Veneta,攜天貓奢品登陸李佳琦直播間,上架的產品為The Mini Pouch 20云朵包,共有四種配色,在直播間下單即可獲價值超1000元的7件贈品。
盡管該款手袋售價高達1.23萬元,且沒有誘人折扣,但230個手袋在產品鏈接上架時迅速售罄。除Bottega Veneta外,參與的奢侈時尚品牌還有Michael Kors、Rayban等。
奢侈品牌選擇與頭部主播合作,原因不外乎以下兩點:
盡管奢侈品牌影響力毋庸置疑,但早前奢侈品牌扎推趕場開直播間,并未取得明顯的成功,甚至表現平平、上演翻車事件。LVMH旗下高端腕表TAG Heuer直播新品發布、LV小紅書官方賬號上線的“夏日風情”主題直播,均為此類。
可見,奢侈品牌要在短時間內推出成熟的、可以賣貨的官方直播間,并非易事。
直播是一個系統性工程,設備、燈光、直播間風格布置、選品、優惠方案、口播文案等各種要素都要匹配。經過“大浪淘沙”脫穎而出的頭部主播,背后普遍有成熟的團隊,對直播操作輕車熟路。
頭部主播已成為巨大的流量入口。換句話說,粉絲看重品牌和價格,也很看重主播個人魅力。在同等優惠的力度的情況下,有IP效應的頭部主播帶貨力度比奢侈品官方直播間更好,成為更直接的增收渠道。
可以預見,在Piaget、Bottega Veneta、Michael Kors、Rayban首次集體“涌入”李佳琦直播間后,未來或有更多奢侈品牌進入頭部主播的直播間。
那么問題來了,薇婭的直播間什么時候迎來奢侈品金主爸爸?
歐洲奢侈品牌因失去游客虧損嚴重,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旗下在倫敦牛津街、邦德街等商業地區擁有600家企業的New West End Company警告稱,今年100億英鎊的年銷售額可能會減半。
這類事件背后更大的現實是,奢侈品市場依然承壓巨大。然而,危機之下,奢侈品牌們卻有另類生存之道。
最直接的回血方式是再次漲價。
9月1日開始,Chanel、Louis Vuitton和卡地亞等頂奢品牌將進行新一輪漲價,美國奢侈品牌Tiffany也將從9月4日起上調價格。
這是繼5月以來,頂奢品牌第三次集體上調產品售價。短短三個月3次漲價,實屬異常之舉,體現了頂奢品牌難以撼動的市場地位,和本身自帶保值屬性的光環。
短期看來,漲價能夠刺激消費者在下次漲價前下單購物,增加品牌現金流,彌補品牌在疫情期間的收入損失。長期來看,這是抬升品牌溢價能力的好時機。
就在LV第三次漲價前夕,中國掀起新一輪奢侈品消費熱潮。上海恒隆LV店8月銷售額或達1.5億元,以往單店月銷售額在8000萬至9000萬元上下浮動。
除了七夕節點刺激外,更重要的原因還是中國消費者釋放其原有的奢侈品消費力。無疑,這也讓LV等頂奢品牌再次漲價的底氣更足了。
與此同時,二手奢侈品消費市場在全球范圍內均備受關注。繼年初以來,包括中國的胖虎、妃魚以及美國Rebag、法國的Vestiaire Collective在內的二手奢侈品平臺,先后獲得不同額度的融資。
另就品牌而言,Louis Vuitton是最受歡迎的品牌,其次是Gucci和Chanel,Prada和愛馬仕則位列第四、第五名。
來源:The RealReal 2020半年度奢侈品轉售報告
《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發展研究報告2020》指出,中國二手奢侈品交易額呈現健康穩定增長,二手市場潛力巨大,但何時進入真正的爆發期尚未有定數。
奢侈品零售圈又在醞釀風云。
據知情人士透露,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與美國珠寶品牌Tiffany將把原定于8月24日的收購截止日期推后3個月至11月24日。
在此前的6月,路透社報道,LVMH 集團在董事會上討論了是否應該與 Tiffany 重新進行談判,降低收購價格的事宜,部分原因是新冠疫情對Tiffany 的業務造成了影響。
這筆初步達成于去年11月的162億美元交易,是LVMH集團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收購交易,也是奢侈品行業的最大并購案。一波三折至今,仍未有定數。目前LVMH與Tiffany之間的交易尚未獲得要求的監管批準,尤其是來自歐盟的審批。不過,這并不妨礙資本市場繼續看好Tiffany。
近日,Tiffany發布了截至7月31日的Q2業績報告顯示,盡管整體銷售額同比大跌29%至7.47億美元,凈利潤大跌77%至3190萬美元,但得益于Tiffany過去一年在中國市場積極的數字化布局,期內該品牌電商業務大漲123%。
可見,雖然與LVMH的收購交易延遲,但Tiffany資本市場表現尚穩定,而另一珠寶品牌施Swarovski(華洛世奇),則開始缺錢了。
受新冠疫情危機及重組計劃的影響,奧地利水晶生產商 Swarovski今年業績遭遇重創,預計核心的水晶業務今年的銷售額比去年下跌三分之一至20億歐元。
為尋求注資,施華洛世奇背后家族或將放棄部分股權,短期內通過IPO尋求戰略合作伙伴。首席執行官 Robert Buchbauer說:“這對所有人來說都非常痛苦,但是我們必須落實幾年前就該采取的措施。”
來源:Wsetfield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