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時候,或者我父母的小時候,甚至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小時候,很辛苦,很少愛,一代一代就這樣長大了,而且延續了子孫后代。
后來,經濟條件好了,物質發達了,也生了小孩了。給小孩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小時候沒吃過啥高級水果,現在買高級水果也是給孩子吃而自己不吃。這樣的父母奶奶我見多了。說自己小時候沒吃過,現在一定不能虧了孩子,自己沒吃過就算了,但是孩子一定要吃到。
很有趣的是,過去自己沒吃到,為啥現在不好好照顧自己吃,而是把自己沒滿足的部分給孩子?而且為啥不跟孩子一起吃,一起感受。反而制造一種一切都是為了你,我寧愿不吃也要給你的感覺,這種感覺看起來很偉大,嚴重的犧牲感。
如果孩子的樣子不是父母想象中的樣子,就會有各種攻擊:“我對你那么好,你就是這樣回報我的嗎?好吃的我都舍不得吃給你吃,你怎么不知道好歹,不會感恩?我沒吃過的東西通通都買給你,為什么你還那么不懂事?我小時候啥都沒有,但我很聽父母的話,你呢?我什么都滿足你你還那么叛逆,脆弱……”。
小時候自己沒有得到過,沒有滿足過的,現在全部補償到孩子身上,看起來是個好父母,實際上是在剝削孩子,讓孩子為自己內心的匱乏負責。而孩子也有深深的罪疚感。
自己沒有的就給不出來,給出來的都有毒!補償孩子,不如好好補償自己,照顧自己,跟孩子一起分享!才不會找借口來攻擊真實的孩子。
——輔珊 2020年3月 于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