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版課程鏈接,讓你解放雙手,邊走邊聽:
https://www.ximalaya.com/sound/507058700
凡事都有解
導語:你的智商高嗎?你覺得自己聰明嗎?
很多人認為聰明就是智商高,或者說智商高的人一定聰明,真的是這樣嗎?
NO!
聰明跟智商高并沒有必然的聯系。
智商是天生的,但聰明不是,如果你正因為自己的智商不夠高而感到煩惱,那么今天這篇文章能夠幫你解決這個問題,并且找到成為聰明人的方法。
高智商就等于聰明嗎?
多年的咨詢工作我發現雖然很多學員的提問看似不同,但同一年齡層、人生的每個階段遇到的問題其實本質都是相同的。
讀書的時候都會覺得很辛苦,每天早起晚睡刷題,那時候特別羨慕那種輕輕松松就能考第一的學霸。
工作后好多人會覺得力不從心,總出錯,不是忘記了就是漏掉了,但會發現總有些人特別聰明,能夠在工作中如魚得水,受領導賞識。
很多人工作中如果被安排一項從來沒做過的工作時,瞬間腦子就蒙了,感覺很崩潰,這時候就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智商不夠,并且認為那些成功的人一定都是高智商的人。
但高智商真的就等于聰明嗎?
很多人認為高智商就意味著聰明,而聰明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
先看幾個現實中成功人士的經歷,再來回答這個問題:
01
馬云
眾所周知,馬云是阿里巴巴創始人,毫不夸張的說他開創了中國互聯網購物的新時代。
但馬云經歷過高考失敗,復讀后考入杭州師范大學,畢業后做了幾年英語教師,這些經歷都可以看出來馬云并不是一個智商超高的人。
就是這個既不懂技術也不會寫代碼的人,居然做成了世界領先的互聯網公司。
02
曹德旺
玻璃大王曹德旺9歲才入學,14歲輟學,小學沒有畢業的他在學歷、知識上并不突出,甚至是短板。
進入社會后生活清苦,曾經種過白木耳、當過水庫、工地的炊事員、修理員、知青聯農的技術員,還曾經倒賣過果樹苗。
直到他30歲的時候承包了一家連年虧損的鄉鎮小廠開始制作玻璃,成為現在的玻璃大王。
03
黃渤
“青島貴婦”黃渤,初中開始在歌舞廳里演出,1993年高中時代的黃渤走進歌舞廳成為駐唱歌手。2002年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拼音專業高職班。
畢業后一直“跑龍套”,這樣的生活一直到參演電影《瘋狂的石頭》。
從學歷、文憑上來看,黃渤一定不是智商超高的人,以他的顏值能進入演藝圈并成為百億影帝,可想而知是非常不容易的。
回到前面的問題,馬云、曹德旺、黃渤,他們的成功說明了他們一定是聰明的,而從三個人的經歷、學歷上看,他們并不是智商高的那一類人,但他們一樣成為了普通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在自己的領域做出了杰出的成就。
掐尖投射心理
上文中提到的馬云、曹德旺、黃渤的成功,有些人會找出很多他們成功的理由,比如他們的家庭背景、遇到貴人、或是站在了時代的風口等等。
總之好像他們的成功是必然的,而自己的失敗也是有情可原的,這種普遍心理就是掐尖投射心理。
掐尖投射
人在面對現實的時候,容易為各種事情找借口,其中最容易、最直接的是掐尖心態,找到那個最佳的、最優、最好的成功因素,從而認為制造內卷臺階,然后自我帶入,給失敗、退縮、逃避找到不可能、無法達成的理由。
常見的掐尖因素:
01
出生背景
家庭因素、財富效應確實在人生出生階段能夠帶來巨大的落差,但是并不是成功的核心條件,很多時候甚至是反向作用。
比如普通人跟王思聰的差距,王思聰之所以能夠口無遮攔,想懟誰懟誰,身邊的網紅換了一個又一個,是因為他的出生背景,他爸是王健林。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不少與他同齡、同時代的人,沒有王健林這樣的爸,但靠自己創造了比肩王思聰的財富甚至超過他,并且獲得了成就、希望。
家庭因素、財富效應的作用只會在初級階段有用,一個人真正的成功因素,一定不是這些。
02
天資、智商
高智商確實在處理事情、分析問題的過程中能夠帶來巨大的優勢,常在體驗上能夠給人更多的自信和成就感。
但對于生活來說,長期綜合因素影響才能帶來本質的變化,而智商只是其中的一個點而已。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處于金字塔頂尖的管理者、頂層人士,并不都是高智商的人。
比如三國中的劉備、曹操,單論智商一定不如諸葛亮高,但諸葛亮一生都是作為謀士輔佐劉備和他的兒子。
很多人都很容易把出生背景、智商等,這些無法改變、無法抗拒的因素變成自己不努力的借口。
成功的因素
智商高的人并不一定能成功,決定能否成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
01
有勇氣敢于直面挑戰
追求成功的路上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連直面的勇氣都沒有那么何來的成功呢。
02
持之以恒,能堅持推進和執行
做任何事情如果半途而廢都不可能成功。
我們小時候都學過的課文《傷仲永》,仲永智商很高,小時候就被譽為神童,但長大以后卻變得平平無奇,原因就是他沒有持之以恒的去學習,而一直在吃老本。
03
積極主動的去處理和解決問題
一個人互聯網都不知道是什么的情況下,讓他做關于互聯網的工作,他知道如何做嗎?項目都沒做過,知道如何去與客戶談判嗎?
即使智商再高,挑三揀四也沒辦法把事情都做好。
電影《阿甘正傳》中,輕度智力障礙的阿甘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靠得就是說了就去做。
電影中那個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情節,阿甘跑步跑了兩年,從開始的時候每個人都笑話他,到后面很多人受到他的影響加入跑步的隊伍。
這部電影帶給我們最大的反思就是做事情只想不做是沒有用的,只有積極主動的去做、去執行,遇到問題有處理和解決能力的人才可能獲得成功,與智商的關系并不大。
04
抗壓,不輕易妥協和退縮
出生背景、高智商在很多時候會讓人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更容易放棄、退縮。
因為高智商的人遇到問題就會去思考如何趨利避害,衡量利弊得失。但現實生活中我們常需要“明智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執著。
會發現很多獲得成功的人并非智商特別高,而是有點軸、有點傻的人,他們能夠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而忽略眼前的得失。
05
樂觀向上,自我激勵正向情緒
想要做成事情一定會遇到很多的困難與挫折,只有那些樂觀向上,懂得自我激勵的人才能夠堅持下去。
智商高的人更不容易滿足,這樣的人往往更加敏感、脆弱,特別容易情緒崩潰,陷入抑郁。
06
自信滿滿,有清晰的自我認知
很多智商高的人之所以會失敗的重要原因就是對于自我認知的不清晰,因為活在他人的夸獎中,所以自視甚高,容易吃老本而不腳踏實地。
這樣的人沒辦法建立正確的三觀,到最后都是自己把自己作死,就像是《傷仲永》中的仲永。
如果你有一定的人生閱歷,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多,當你見過了人情冷暖、成敗之后,再去看小時候羨慕的那些高智商、天資聰穎的人,往往會歸于平庸。
什么是聰明人?
高智商與聰明并不能畫等號,高智商與聰明的對比:
高智商意味著學習能力強、學得快,聰明是接觸面更廣、更多;
高智商是思維活躍,聰明是虛心請教;
高智商是運算能力快,聰明是化簡為繁,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高智商是腦子活有創意,但容易眼高手低,聰明是更為專注;
高智商是辦法、點子多,聰明是渠道廣、見識多能夠拓展自己;
高智商是分析思考能力強,聰明是通過實踐形成了邏輯思維。
所以高智商的人容易形成遇到問題的出發點都是“我想”、“我認為”、“我覺得”思維慣性,但不去做,而聰明人是多做、多嘗試、多請教、多接觸、多實踐、
聰明人的特質:
1、懂利弊識時務
這不是智商高就可以做到的,而是通過生活實踐積累而來的。
比如遇到什么人說什么話這是情商,面對事情判斷可能會出現什么狀況,這是經驗。
2、知進退,敢挑戰
任何事情做不一定有回報,但不做一定沒有結果。
聰明人一定是敢于挑戰困難的,而勇氣來源與曾經成功的經歷,來源于做事情的方法、來源于自己嘗試的過程。
3、懂人情
人際交互是做事很重要的部分,高智商的人容易忽略身邊的人的感受,而聰明人懂人情、高情商,積累了更多、更廣的人際交互經驗。
4、平和不沖動
自身的欲望、需求都容易產生情緒,而欲望的控制來源于良好的習慣和自我管理。
高智商的人常常自命不凡,眼高于頂,很容易沖動、情緒化。
5、有追求、有理想
有體系的目標能夠幫助自我建立思維、調整行為過程,這不需要智商有多高,關鍵在于是否愿意去學去做。
6、知是非,分對錯
正確的價值觀來源于經歷、感悟、成長過程中的積累,與智商無關。
具有這六點特質的人才是真正的聰明人,這些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高智商才能做到的,而是要在生活中去經歷、嘗試、完成才能獲得的。
如何做一個聰明人?
聰明人其實就是明白人,所謂聰明歸根結底是能更好、更正確的對人、事做出判斷和相應恰當的反應,并且從中獲取利益和收獲方法、途徑。
這一切都來源于更成熟的思考和有底氣的經歷,能夠做好自我管理和習慣的養成。
如何做個聰明人?
01
1、看書,從書中汲取養分
人要建立秩序感才能得到能力的提升,在面對事情時才能夠知道做什么,從哪里下手。
02
1、看書,從書中汲取養分
任何事情面對的過程中都要有條理、有方法、有邏輯,而這些都需要你有更多的經歷,懂的更多的人情世故、情緒反饋才能夠做到。
03
學會條理、順序、步驟
做事情一定會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標,但卻發現自己做不到,大都是因為不懂得目標拆分,那些不切合實際的計劃根本就沒辦法實施。
04
提高完善自己管理
很多人的失敗都是因為自己的欲望,貪、懶,貪杯、貪玩,懶著學習、懶著工作……
自身管理是對欲望、情緒的管理,只有有效的管理才能輸出好的結果。
05
1、看書,從書中汲取養分
人是社會化群居動物,人與人之間的交互、人際交往時需要通過社會群體構建的。
只有融入人際交往才能獲得認同、幫助、友愛,也才能獲得資源、收益、情緒的回饋,才能感受到幸福、快樂和成長。
06
1、看書,從書中汲取養分
聰明是有辦法、有途徑、有人脈去解決問題,這些都需要通過自己在實踐中不斷積累形成。
聰明是人綜合素質的體現,是思維、方式、眼界、價值觀的綜合體現。
聰明并非天生,更多的是一個人積極努力并且認真嚴格要求自我,會通過親身實踐提高自身抗壓性,并在經歷中成長、學習,形成完整的三觀體系。
聰明人總是能再關鍵時候做出正確的判斷,這一切有賴于努力提升的過程。
如果你也想成為一個聰明人,卻找不到方法,歡迎報名我們的《立體思維法》課程,幫你重建思維架構、學會時間管理、步驟管理、獲得自我成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