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優秀的孩子,都有一個優秀的家庭;每一個優秀的家庭,都有一套優秀的家庭教育方法。要想培養優秀的孩子,就必須向優秀的家長學習,學習他們的思想、方法和智慧。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我班剛畢業的優秀學生仇相懿媽媽的家庭教育感悟。
時刻關注孩子 終生引領孩子
作者 仇相懿媽媽
對所有的孩子而言,基本的教育理念沒有什么不同,但不同性格、性別的孩子教育方法、選擇教育的時機卻是各不相同的,家長們在借鑒時切勿全套照搬照用。下面就把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和感悟與大家交流分享。
培養一個良好的習慣——做事情要專心致志
在剛剛懷孕時看到了一篇文章,大致內容是說大多數家長喜歡讓孩子邊吃飯邊看電視,養成了孩子一心二用的習慣,直接導致了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低下的惡果!回顧周圍,好像包括我家在內的絕大多數家庭都是如此。于是全家達成一致意見:孩子出生后,當著她的面兒,絕對不能邊吃飯邊看電視或看書,當然那時候智能手機還沒有普及,還沒有如今鋪天蓋地的低頭族!這條政策執行的很是徹底,一直到現在孩子上高中依然如此。這個做法是不是養成了孩子注意力集中的習慣不敢肯定,畢竟也無法驗證,但孩子在上課時確實很能坐的住,而且當她沉浸在一件事情里時很不容易分神。當然僅僅靠這樣一種做法就養成一個習慣是遠遠不夠的,作為家長還要多用心多觀察孩子,有什么不專心的毛病要及時糾正,日積月累才能培養一個好習慣。
孩子剛上一年級時,有一次無意中發現孩子一邊寫作業一邊玩玩具,一點兒作業拖拉了一個小時還沒完成!我強壓住了怒火跟孩子商量:“寶貝兒做什么事情都特別快,棒極了!今天的作業用了一個小時,明天能不能再快些呢?”第二天我就偷偷把玩具放起來,坐在孩子旁邊以計時為名行看守之實。事實證明小孩子還是蠻好哄的,當日的作業30分鐘就完成了!第三天激勵她縮短到20分鐘,第四天15分鐘……整整陪了一個星期后,我開始不在旁邊看著孩子做作業了,偶爾偷偷從門縫里看一看,每次都發現孩子在專心致志地做作業,再沒有碰過玩具。整個小學期間,孩子的作業時間最多一個小時,通常情況下完成作業沒超過30分鐘,學習效率由此猛增。這種專心致志的好習慣讓孩子受益無窮,當她上了中學,作業和考試題量劇增的情況下,她總是能很輕松地在規定時間內提前完成。
樹立一種責任意識——學習是自己的事情
在孩子很小很小的時候,我們就反復地給孩子灌輸一個理念:學習是自己的事情!為此不惜循循善誘、由淺入深地給她講解:“爸爸媽媽的責任是好好工作掙錢養活你,你的責任就是好好學習,學會更多本領更多知識讓自己變得更厲害!學會了說話,你能告訴我們你的想法,學會了走路,你就能去你想去的地方,學會了用手,你就會拿到自己想拿的東西……所以,你是為了自己而學,不是為了爸爸媽媽,也不是為了老師,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凡是教會你知識和本領的人,你都要心存感激!”在做著這些很空洞的、當時看不出來效果的事情時,其實心里是沒底氣的,因為真的不知道幼小的孩子能不能接受、又接受了多少。僅憑說教也遠遠不夠樹立一種責任,還需要把理論潛移默化為具體行動。機會的到來和發現很偶然:那一天我給孩子的作業簽字時,她扭扭捏捏地拒絕了,非讓她爸爸簽字,抱怨我簽過字的作業有錯誤,她爸爸簽字的全部正確。我翻翻她前面的作業,果然如此!跟孩子的爸爸一碰頭,才知道她爸爸比較認真,作業都是一道題一個字地逐個看,錯了就讓孩子當即改過來才簽字,而我是一看到作業數量完成了就簽字,所以我簽字的作業十有八九都有錯的地方。既然要讓孩子樹立學習是她自己的事情的意識,怎么能讓她把自己做作業質量的后果轉嫁給父母承擔呢!她爸爸果斷地變懶變笨了,發現錯題也默不作聲。一連錯了幾天的題,孩子終于憤怒了:“你們兩個怎么都指望不上啊!”于是她爸爸趁機教育她靠誰都不如靠自己,自己多用點心肯定不會做錯。從那往后,孩子的作業再沒用我們操過心,甚至連數量都不用管了,孩子讓簽什么就簽什么、讓怎樣簽就怎樣簽。暑假的時候,我媽媽來家里小住幾天,期間嘮叨說我上一年級的小侄子每天做作業都得要人催著、看著,一天不看著就不寫作業……當時孩子就來了一句:“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你們誰都不管他,他學習就好了!”我瞬間覺得自己功德圓滿了!
塑造謙遜的美德——三人行必有我師
“謙受益滿招損”是至理名言,我們教育的一切落腳點無非是希望孩子幸福快樂,而幸福快樂必需一個謙遜博大的胸懷:樂觀自信,不嫉妒、不抱怨。品德的塑造要的是水滴石穿的功夫,時時事事更需要用心、細心。感謝孩子的爸爸,他是一個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人,而孩子在嬰幼兒時期,與她爸爸接觸最多,因此性格上點點滴滴受她爸爸影響最大。記得孩子有時候說起班里的某個同學調皮搗蛋,語氣里對其頗為不屑,孩子的爸爸總是引導孩子去尋找這個同學的優點,久而久之,孩子再說起班里的同學時,總是把優點列到前邊,能看到他人身上有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直到現在,孩子也沒有對比自己強的同學有任何嫉妒之心,總能夠真心實意地恭喜祝福勝過自己的伙伴。因此孩子養成了大氣闊朗的性格,遇事不愛斤斤計較,人緣特別好,也特別容易滿足。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中甚為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學之前,因為父母與孩子相處時間最長,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和信任最強,所以說這個時期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一定要用心。整個嬰幼兒時期,孩子是一張白紙,良好的習慣、美好的品質、縝密的思維都要抓緊培養,一些壞習慣要及時糾正,否則這張白紙就可能被其他不好的習慣侵占,等到孩子定型了再去補課絕對是事倍功半,吃力不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