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琬,一個比較陌生的名字,但他在蜀漢的歷史上,位置極為重要,僅次于諸葛亮。
在諸葛亮這位大神死后,正是他穩穩地接過蜀漢政務,臉上無喜無憂,舉止言談與以前一樣,讓文武百官都隨之安定下來。
然而,這樣一個舉重若輕的人才,卻曾經被劉備罷免官職,差點處死!
蔣琬是湖南人,零陵郡湘鄉縣人。三國志上沒有其出生年月,但據湘鄉市資料,蔣琬出生于168年,是湘鄉市籍首位宰相。
蔣琬隨劉備入川,擔任廣都縣縣長。廣都縣,歸蜀郡管,在成都西南。
劉備和諸葛亮到各地巡視,走到廣都縣,發現蔣琬有諸多政務沒有處理,當天還喝了大酒,沉醉不醒!
他的懶政和酗酒,立馬讓劉備火冒萬丈,要把蔣琬加罪處死。
這時,諸葛亮出來勸道:“蔣琬是社稷之器,而非百里之才,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修飾為先,望主公明察。”
聽人勸,吃飽飯。劉備敬重諸葛亮,饒了蔣琬死罪,但仍免了他的職。
這一年,應該是214年。
五年后,劉備進位漢中王,蔣琬重新被啟用,任尚書郎,相當于機要秘書。
從不稱職的縣令,到機要秘書,蔣琬應該是用行動證明了自己,重新獲得劉備的信任。
223年,劉禪繼位,丞相諸葛亮任蔣琬為東曹掾,相當于丞相府辦公廳主任。
到230年,蔣琛成為丞相長史。諸葛亮每次征伐,蔣琬常籌集糧食,組織運輸,補充兵源。諸葛亮常說:“蔣公琰忠心耿耿,雅量寬和,應該與我一起復興漢室。”諸葛亮于是密表劉禪:“臣如果出了什么意外,軍國大事可以全部交給蔣琬。”
蔣琬的雅量和寬和,從下面兩件小事可見一斑。
(一)東曹掾楊戲,平常不太愛說話。蔣琬與他交談,楊戲有時候不做答。
有人給蔣琬配藥,說:“你和楊戲說話,楊戲居然不做回應,這也太傲慢了吧!”
蔣琬卻說:“人心不同,就像面孔不同。當面順從,背后非議,這是古人所誡的。如果贊同我,這又不是楊戲的本意,若是反對我,就會暴露我的不對,所以楊戲默然不答,楊戲真是一個老實人。”
(二)又督農楊敏曾經毀謗過蔣琬,說他“做事昏昏然, 確實不如前人。”
有人以此話告訴蔣琬, 主管官員請求讓他們去推究其事治罪楊敏。
蔣琬說:“ 我確實不如前人,有什么可推究楊敏的呢?”
主管官員再次陳說而蔣琬不允推究。
主管官員則請蔣琬去責問楊敏說他昏昏糊糊的情狀。
蔣琬說:“ 如果不如前人,則處事不合理,處事不合理,則昏昏糊糊。還有什么好問的呢?”
后來楊敏犯罪坐監,大家都擔心他必死無疑, 而蔣琬心中不存成見,故楊敏得以免除重罪。
蔣琬的好惡愛憎,合乎道義,都像這樣。
所謂的合乎道義,不存成見,就是對事不對人,不因人廢言,也不言廢人。
而想做到這一點,要虛懷若谷,不喜吹捧,也不怕貶低。
蔣琬雖然才能和德行都趕不上諸葛亮,靠著謙虛和公平,讓蜀漢政權平穩渡過困難期。
經營一家企業,同樣要像蔣琬那樣,如果企業領導只能受奉承,聽不得批評,這個企業離危險也就不遠了。
《三國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