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電影,正如不懂養(yǎng)豬,但會看電影,如會吃豬肉。
看完《戰(zhàn)狼2》,就經(jīng)常刷一下實時票房,過25億了,快過30億了,過40億有很大可能。
這樣愛一部電影,真的希望每個中國人都看一看、爽一爽,同時也在想,《戰(zhàn)狼2》為什么火?
套話來講,是天時、地利、人和,拍得好自不用說,生得恰逢其時同樣重要。
但這些粗淺的道理,電影界那么些聰明的人,早就看得透透的,為什么卻做不到呢?
而吳京的《戰(zhàn)狼2》為什么做到了?
個人認為,吳京的《戰(zhàn)狼2》之所以有望沖過40億,即將成為中國票房之王的秘密在于——只講心法,不講算法。
所謂算法是先求結果,后求過程,用理性思維推演各種可能,輸入信息,輸出結果,追求的是達成目標的效率,投入最小化,成效最大化。
大多數(shù)商業(yè)大片,都是如此。
小鮮肉、小鮮花為什么大行其道,也是如此。
片中廣告插得辣眼睛,更是如此。
算法嘛,講的就是未戰(zhàn)先勝,未播先贏。
在商言商,這沒有錯。
但是,想成為票房之王,光靠算法不行,
成就吳京《戰(zhàn)狼2》的,是心法。
所謂心法,是感性思維,真正的不計得失,全身心付出,做到感天動地。
正如稻盛和夫,他以78歲高齡任日航董事長,僅僅一年就大幅扭虧,他說他為什么能成功,“主要是因為我讓日航的干部員工們感動了”。
吳京讓自己感動了——賣房賣車拍《戰(zhàn)狼2》,讓演員們感動了——不計片酬陪他當瘋子,自然而然讓國人感動了——票房登頂稱王。
《戰(zhàn)狼2》贏在哲學,而非商業(yè),更非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