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高考全部結束,考生們最痛苦的痛已過去。
木已成舟。至于這個舟,是小木船,還是大航母,只能等最后的分數了。四川是最早公布高考分的省份,在本月22日晚上。
不過,有兩個“人”的高考分,出來的比四川更早。它們分別是學霸君自主研發的智能教育機器人——Aidam,“準星數學高考機器人”AI-Maths。
Aidam和AI-Maths,挑戰的都是今年高考數學卷,但卷子不一樣,考場也不一樣。
Aidam的考場在北京,試卷是2017年北京卷文科數學,同臺對手為分為三組的6名高考狀元。Aidam僅僅用10分鐘,完成了所有的答題。高考狀元們則花了整整1個小時。
最后的分數是,三組高考狀元得分為146分,140分,119分,而Aidam為134分。狀元們的平均分是135元。
Aidam和狀元的距離只有1分!這,是Aidam的首秀。
同為機器人的AI-Maths,它的考場在成都,分別做了北京文綜數學和全國二卷數學。
這位“考生”,經驗要比Aidam豐富一些,曾經在2月份做過模擬,而且是和高三學生一起做的。
詳文可以看看我3月份寫的一文:高考學子,請飲下這碗雞湯:高考機器人暫時被你們打敗
當時,AI-Maths的得分可不高,只有93分,剛剛及格。
這回研究人員的目標是110分,然后是三年后,分數能進北大、清華。
依然是上次模擬的規矩:機器人獨立做題,不聯網。11臺服務器支撐它,獨立完成讀解、計算,與普通考生一模一樣。
北京文綜數學,22分鐘完成,得分105;全國二卷數學,用時10分鐘,得分100分。
比上次93分進步了,但沒達到目標,仍然是輸在語文上。
北京的高考機器人,應該是聯網的,所以并不能說比成都的高考機器人強。
在阿爾法狗狂虐柯潔之后,這兩則高考機器人的新聞熱度差了許多。
可是,柯潔只有一個,高考考生卻是千千萬萬。
害怕不?如果同樣有千千萬萬的高考機器人與考生們同場答題,高壓之下的考生們,是不是會崩潰得流淚?
還好,高考機器人是考生的幫手,而非對手。
研究高考機器人,是通過人類思維來推理,分析學生的答題思路、做題心理、結果與問題點等,從而實現智能教育機器人的類人思維,再通過智能系統,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解決方案,做更少的題,拿更高的分。
高考機器人將來的定位,是考生們的陪讀,它們離狀元的距離越小,就意味著眾多考生們離狀元的距離也越小。
普及狀元,拉高人類智商,這事好像很牛。
有趣延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