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話題,經久不衰。家長們努力學習各種育兒知識,成長為孩子更好的父母,由此衍生出的“育兒”節目占據了綜藝界的半壁江山!現在適齡兒童的爸媽正好是80、90后,當年被稱為“垮掉/迷惘的一代”的年輕人們,一轉眼也一頭扎進了育兒的泥潭里。
(圖片來源網絡)
市面上的育兒節目繁多雜亂,可惜真正優秀、具有指導意義的節目扳著指頭都數得過來。說好的育兒經,最后悄咪咪走偏成消費兒童的大本營,或者是生搬硬套地借用別國綜藝,本期小編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親子類節目的現狀”!
(兒童、親子類節目分類)
“井噴式”的親子綜藝節目
親子綜藝節目,顧名思義就是爸爸媽媽和孩子共同參與的電視節目。這類節目一直是綜藝里的常青樹,自從2013年《爸爸去哪兒》引進,親子節目就如雨后春筍般冒出。其實《爸爸去哪兒》并不是第一個國內親子節目,較早期的親子類電視節目應該是深圳衛視的《飯沒了秀》,該節目于 2003 年年末正式開播,雖并不在黃金時期播出,且并未“火”起來,但仍然占據了一定的市場,有一定的關注度。而自從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 引發了收視熱潮之后,國內親子節目便開始了“井噴式”的增長……
2013
《爸爸去哪兒》一炮走紅……
2014
衛視播出了19檔親子類節目,共400期
2015
親子類節目熱度依舊,全年20個親子類節目播出將近350期節目
2015
7月 廣電總局發出《關于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
2015
9月起實施的新《廣告法》做出明確規定:“不得利用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作為廣告代言人。”
2016
4月,頒布“限童令”,原則上不允許再制作播出明星子女參與的真人秀節目
(數據來源:CSM媒介研究)
你的中產焦慮讓親子綜藝應運而生
作為普通人,我們容易對自己的缺陷特別敏感,又常常羨慕別人的優點,一旦陷入“焦慮+羨慕”的思維模式中,就特別容易形成不理性思維。那對于被各種各樣親子類節目鋪天蓋地席卷而來,并伴有“帶娃焦慮”的父母來說,從《飯沒了秀》到《爸爸去哪兒》,從“才藝展示”到“眾人圍觀明星帶娃”,親子類節目借用媒體的影響,使得他們意識到自己帶孩子的能力不足,“焦慮”和“羨慕”就同時產生,所以各類親子節目便有了廣闊的市場。
(圖片來源網絡)
“親子綜藝”≠“育兒參考書”
但是歸根結底,大多數親子節目的核心還是娛樂,“生活記錄+任務體驗”的模式都是節目組事先策劃好的,與我們的實際生活相差甚遠,就像我們不能把《延禧攻略》、《如懿傳》等電視劇當成真正的歷史教材一樣,我們也不可能把這種親子類真人秀節目作為自己的“育兒參考書”!所以家長們在觀看《爸爸去哪兒》、《媽媽是超人》這類娛樂性親子節目的時候,只要滿足自己的娛樂好奇心就可以了。如果想要在娛樂之外學習更多具體可用的育兒方法,建議您看我們下期關于親子類節目個例的詳細測評報告!
(圖片來源網絡)
本期親媽學堂就和您聊到這,下一期我們將挑選一些典型節目進行測評,并且細細為您分析哪些節目值得看,值得看的地方在哪里。期待與您下次相遇!
“親媽學堂”致力于做好育兒的“最后一米”——將海量的育兒知識轉化為每天的“日常行動”。幫您既懂得育兒道理,又能過好帶孩子的每一天。讓我們一起努力,用更好的自己給孩子更好的現在。
如果覺得有用,請果斷收藏和轉發給你身邊有需求的人哦!
與親媽一起
為孩子成長為更好的你
歡迎關注“親媽學堂”
在后臺留言與我們分享您與孩子的故事
更多精彩回顧:
孩子遭遇的難題,遠比你想象的復雜……但解決辦法遠比你想象的簡單?。ㄏ拢?/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