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樣一位在印度神話中充滿了超前性別意識的男神,如今,他的信徒正以他的名義,禁止(尤其是10~50歲的)女性進入他位于喀拉拉邦的娑哩馬拉(Sabarimala)神廟。
阿雅潘的故事,可以說是印度神話中我最喜歡的故事之一了。
而在開始講他的故事之前,還要先插播一則杜爾迦女神的故事。
像無數往世書里的故事所描述的那樣,總會有一個意志強大內心邪惡的阿修羅王妄圖霸占三界,并為此苦修找梵天求取賜福,而這個賜福里也總是會留下漏洞,成為一面召喚死亡的flag。
杜爾迦女神誕生的這個故事里,這位阿修羅王叫做摩西沙修羅,乃是一位水?;鞯哪?,他以虔誠的苦修取悅了梵天,想要獲得永生不死的賜福。
“賜福專業戶”“好心的許愿機”“flag贈送者”梵天老干部滿口答應,并忽悠摩西沙修羅留下了一個flag——那就是任何男神和男人都無法殺死他。
當然,女性和女神就可以啦。(相信這里大家也看出了這個故事中摩西沙修羅對女性力量的歧視。)
然后,我們的帕爾瓦蒂女神,印度神話中戰斗力至少前三的女神,便化作了杜爾迦女神(此處還有另一個較為普遍的說法是三相神和眾天神分出了體內的Shakti,即陰性能量,融合成為了杜爾迦女神),順利誅殺了摩西沙修羅。
然而,這位摩西沙修羅,還有一位親妹妹,名為摩西濕。
哥哥死了,妹妹自然是要報仇的。
吸取哥哥的教訓,妹妹自然也不會輕視女性的力量,那她會以怎樣的方式報仇呢?
插播一下題外話,印度神話里各種規避死亡妄圖獲得永生不死的賜福非常有意思,比如不被干的或者濕的武器殺死,不在白天或者黑夜不在屋內或者屋外不被人或者獸不被武器殺死,不被萬年單身漢·燒死愛神大團長濕婆和他老婆的孩子殺死……
總而言之,大家為了不死,拼盡全力,想出了五花八門不死的方法,充分體現了印度神話腦洞的豐富性。
然而,結局大家也都知道了,作死者,怎么可能會不死呢。
我們的腐女先驅者·摩西沙女士真的已經絞盡腦汁,想要獲得永生不死啦,她想出來的腦洞是——除了濕婆和毗濕奴的孩子以外,沒有人能夠殺死她。
濕婆,男神,毗濕奴,男神。兩位男神怎么生孩子,這不就是變相的永生不死嗎?這種賜福老干部梵天能給嗎?
梵天瞇了瞇眼,嘴角彎起,抬起左手,“如你所愿”。
(此刻我們并不知道梵天是出于對三相神絕對實力的自信,還是喜聞樂見想要看兩位男同事生猴子的心理,答應得如此干脆爽快。)
而獲悉此事后,腹黑的天真之主·直球滿分者·濕婆一臉高興地去找基友毗濕奴生孩子去啦。為了世界的福祉,為了三界的吉祥,為了眾生的和平,濕婆和毗濕奴合體為訶利(Hari毗濕奴的別名)訶羅(Hara濕婆的別名),生下了兒子阿雅潘,所以阿雅潘的別名又為Hariharaputra(意思為訶利訶羅之子)。
再接著就是神之子被兩夫夫“丟棄”在了河中,濕婆在他脖子上掛了個賜福過的鈴鐺,被一對沒有孩子的國王夫婦撿到收養,因此他作為王子時候的名字是曼尼坎坦(Manikandan),意思為頸部系著鈴鐺的人。
再接著,就是王子順利長大,成功完成了王后不懷好意的挑戰(去獲得母老虎的奶,因此他的形象也經常是騎著老虎的英俊少年),讓眾人意識到他的神性,然后遇到宿命的敵人摩西濕,輕松打怪,和兩位父親相認歸位。
雖然男神和男神都不是人,不用考慮物理層面的男男不能生子的問題,但可能是為了讓信徒or觀眾便于理解,在部分往世書故事和電視劇演繹中,雖然濕婆和毗濕奴是以本尊的形象合體為訶利訶羅的,但在生孩子的時候,通常會讓毗濕奴化為女性化身摩西妮的樣子。
但從阿雅潘的名字Ayyappan其中一個解釋,即此名為Ayya-Appa的組合來看,ayya是對尊者之稱呼,后衍生出父輩尊長之意,appa意即父親。
說人話就是,這個名字意思為“我有兩個爸爸”。所以他是不折不扣的“男(神)男(神)生子”的產物。
那這樣一位神靈,他的神廟為什么會成為女性的禁地,甚至在現今的印度社會,引發各種矛盾成為媒體焦點?
其實最早我是從何赟老師發表在知乎上的文章《首席法官米斯拉——強奸犯、神棍、暴徒的終結者》中,知道了阿雅胖這座不允許女性進入的神廟娑哩馬拉。
當時看到米斯拉大法官引用那句著名的女權宣言“Men, their rights and nothing more; women, their rights and nothing less”,廢除了神廟不允許女性進入的禁令,真的是甚感欽佩,能夠扛得住宗教和傳統的壓力做出這個裁決,他真的不愧是正法的化身正直的法官。
本來以為關于這座神廟的事情在米斯拉大法官的裁決下,已經劃上了句號。
結果沒想到的是,從禁令被廢到如今,關于這座娑哩馬拉神廟的紛爭就沒有停止過,即便已經廢除了禁令,可是女性們仍然因為各種刁難,并不能進入神廟參拜。
因為任何事物,冠上宗教和傳統兩頂高帽,就能夠成為矛盾的核心。
在印度最高法院以4:1的票數成功廢除“女性不能進入娑哩馬拉神廟”的禁令時,有一個很諷刺的事情,唯一投了反對票的這位法官Indu Malhotra是位女性。
她宣稱“宗教問題應該交由宗教組織來解決,而不是由法院來插手裁決?!笨墒撬餐?,最初這條禁令只是娑哩馬拉神廟內部規定,卻經由喀拉拉邦政府和高院以禁令和政令的方式落實了下來,甚至派出警察駐守,以執行這條禁令+政令。
宗教歧視本就是壓在印度女性身上的一座大山,如今法律的干預,讓她們處境更加艱難。
贊成的男法官,反對的女法官,以及支持和抗議這條禁令的團體中都不乏女性。
從禁令廢除這一事件,其實就能看出,女權與性別無關,而是與意識有關。你的意識塑造了你,而不是你的性別決定你的立場。
近期這座娑哩馬拉神廟再次出現在國內新聞媒體中,便是因為這次“Women's Wall”事件。2019年1月1日,成千上萬的印度女性走上了喀拉拉邦街頭,組成了長達620公里的人鏈,以抗議神廟禁止女性進入。
這一事件在印度國內引起了極高的關注,也迅速發酵傳至了他國媒體,比如我國。
在我國,要正常理性地討論印度相關問題,真的太難了。這次國內的大媒體在轉播此次“婦女之墻”事件中還能克制地保持敘述事件的態度,可是相關評論卻讓人心寒。
動輒就是“印度人真是愚昧,竟然會為了爭取愚昧的宗教權這么拼”,“印度殺女嬰高額嫁妝她們不抗議,不能進個廟這種小事就這么小題大做,真是沒救了”……諸如此類,高高在上的言論,充滿了一種“何不食肉糜”的味道。
國內有些人在批判印度歧視女性的時候,總是隱隱約約會帶著一種高傲的態度,他們并不愿意去深究印度女性的現狀如何,她們做出這樣的事情又是有什么緣由。
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他們迫不及待開始了批判,卻不愿意張開眼看看,這些被歧視的女性如何艱難掙扎著在前行。
在我國,可能女性要為進個廟搞大游行會讓你覺得小題大做,莫名其妙??墒窃谟《?,這是在宗教深入生活方方面面的印度,她們爭取“進個廟”的權利就有了不一樣的意義。
印度有些學者曾經反對稱他們的宗教為“印度教”,一是因為這個名稱是外來者強加的,二就是因為這個宗教的含義實在太復雜了, 它是存在于印度本土上的宗教、哲學、文化和社會習俗的綜合稱謂,迥異于其他宗教,難以明確定義。
所以這些女性看似是在爭取宗教權利,實則是在爭取哲學、文化和社會習俗各個方面的權利。在印度教的環境中,只有你獲得了平等的宗教權利,你才能獲取相應的社會權利。
至于為什么說宗教權利在印度女性看來如此重要,其實可以從娑哩馬拉神廟為何不允許女性進入的原因來分析。
女性禁止進入娑哩馬拉神廟,流傳的最廣的原因是因為月經。印度教古典明確規定,婦女的經血是極其污穢不潔之物,因此經期的女性進入神廟,是對神靈的褻瀆和侮辱。起初這個規定是廟內定的,禁止入內的女性年齡被限制在了10~50歲(可能的經期),但是后來隨著廟規變成了政令和禁令,也就越來越嚴苛,使得所有女性都不得入內。
而印度的這種經期歧視,其實就是從生理和宗教兩方面對女性的歧視。
印度人向娑羅室伐底女神祈求智慧,向拉克什米女神祈求財富,向帕爾瓦蒂女神祈求力量,但是他們卻不想要一個女兒。
女神的地位如此崇高,受人崇拜,但她們卻在男權掌控的宗教典籍中與女性并不等同,只是代表了宇宙的陰性力量,而不是那些被歧視的女性。
如今某些開明的印度學者和影視制作人,開始重新解讀神話,從宗教意義上,讓女神逐漸和女性重合,從而讓人們認識到尊重女性的重要性。
她們,是你們的母親,妻子,女兒,姐妹,是值得你們尊重并保護的人。(此處安利一下印度電影《護墊俠》)
而另一個禁止女性進入的原因,據說是因為阿雅潘是一位童子神,他終身未婚,所以才拒絕女性進入他的神廟。
(關于阿雅潘的單身,有一個說法是因為他殺死摩西濕之后,看到了自己的兩位父親濕婆與毗濕奴,產生了認知障礙,不知道誰是父親誰是母親,因此從天界跑回了地界,后來就一直對婚姻關系的認知有障礙。)
這個規定看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在南印其他地區的傳說中,阿雅潘有兩位妻子,一位名為Poorna(意為圓滿),一位名為Pushkala(意為豐裕)。
所以如果祭司們想,單身的阿雅潘同樣能娶老婆,那么不再單身的他為什么還是堅持拒絕讓女性進入他的神廟呢?
是阿雅潘不讓?還是祭司們不讓?還是所謂的傳統不讓?
印度教認為梵至高無上,萬物皆梵,那為何落實到人類身上,同樣源自梵的女性卻要被剝奪信仰自由?
不過是以神的名義,歧視你。
最后引用一段《眾神之神》里帕爾瓦蒂女神的臺詞:
“你們無依無助,勢單力薄,那是因為,你們自以為如此。
你們稱我為主母,難道卻不知,母親的力量是能傳給她孩子的嗎?
你們作為女兒、姐妹、朋友、妻子,以及母親,各盡其責。
但除此之外,最為重要的是,你們不被視作人來對待的話,這樣的社會無疑將會墮落。
在你們不受尊重的地方,社會、人際關系、家庭必將分崩離析。
然而,賦予女性權利,責任不在他人,而在女性自己。
你們都要去戰斗,堅信無論面對任何困難,女性都不會失敗。
最后,你們必將迎來勝利。
因為真相,永不落敗?!?/span>
我是作者 楊不悔
林伽字幕組組長,主業是個游戲狗,副業致力于印度影視劇翻譯。名字一看就是來自《倚天屠龍記》,但是靈魂已經被印度文化和神話浸染啦。
微信號:林伽字幕組
注:本文經過作者楊不悔投稿并授權發布 ,版權歸作者所有。非商業平臺如有轉載需求,請先和我們聯系。所有未經本平臺直接授權的轉載將追究法律責任并且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