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美麗中國》郵票之承德塞罕壩林海
1.
5月19日,中國旅游日,中國郵政第三套《美麗中國》郵票發行,共計六枚郵票,其中第五枚為“承德塞罕壩林海” 1.20 元。
隨著《美麗中國》之塞罕壩林海一起發行的,是一套五張的明信片,標明塞罕壩精神:
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
與其他五枚郵票“臨沂沂蒙崮群”“博爾塔拉賽里木湖” “宜賓竹海” “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北京香山紅葉 ”相比,其時代意義與其“美麗中國”的主題一樣重要。
“把塞罕壩精神寄出去”。
塞罕壩人用一生來譜寫感人詩篇,用一生來詮釋高尚精神... ...塞罕壩在人類生態文明發展史上,樹起了一座綠色豐碑!
這是明信片圖案一面兒的文字注釋。
郵票這種載體可以傳承久遠。
塞罕壩精神被用郵票、明信片的形式去傳承,這是承德的光榮。
偽滿洲國發行的熱河行宮郵票,圖案為避暑山莊金山亭
2.
在承德的郵票歷史上,有今天的光榮,也有過去的恥辱。
只有回顧過去,才更能感受現在的光榮來之不易。
承德風光第一次被印在郵票上,就是承德屈辱的歷史。
1931年,九一八事變,1932年3月1日,在日本侵略者的扶持下,成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府,1933年3月4日,熱河淪陷。
日中開戰不及十日,國民黨十萬大軍倉皇敗退。“傾西江之水,不足以滌其污,罄南山之竹,不足以盡其罪”。熱河歷史上的奇恥大辱,人民淪為亡國奴,開始了水深火熱的生活。
1936年12月5日——1937年4月1日期間,偽滿洲國郵政發行“滿普五 第四版普通郵票”中,有三枚標注為“熱河行宮”,分別為藍色 10分、黃棕 30分、紫色1元。
郵票的圖案為避暑山莊金山亭。
鐵道一萬千米突破紀念郵票
1939年10月21日,偽滿洲帝國郵政又發行了“鐵道一萬千米突破紀念”郵票,一套兩枚,其中鐵道線路圖里,已經有了錦承鐵路。
網絡圖片:偽滿鐵路圖
這套郵票記載的也是日軍的侵略史,也可以說與承德有關。
1936年3月16日,錦承鐵路通車
偽滿洲國臭名昭著,在中國集郵界,以偽滿洲國郵政、滿洲帝國郵政名義發行的郵票曾被斥為另類,郵人對它遠避而恥于收藏。所以在很長時間內,很少有人提起這些郵票。
1995年,經中共有關部門批準,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中國郵票全集·附錄卷》收錄了偽滿洲國郵政郵票,這是日軍侵華鐵證,也是不忘國恥的最好的教材。
普28郵票里的灤平金山嶺長城
3.
1995年10月,中國郵政部門發行普28《長城》郵票一套3枚,內容為:“金山嶺”、“山海關”和“老龍頭”,這是金山嶺第一次出現在郵票上。
這也應該是新中國第一次有承德的風光出現在郵票上。
這套普通郵票發行以后,原郵電部郵政司接到一些群眾的來信來電。有的認為這套普通郵票的標題不夠貼切,標題應該注明這是明代長城,而且是“萬里長城”。
因為自秦朝以來中國歷代王朝都曾修過長城,長城的起止、長短并不統一,在明代就曾先后修筑長城18次。現人們所看到的“萬里長城”,主要是明代修建的長城。明代長城有大小關塞隘口近千處,發行系列郵票需要從中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重要關隘。
原郵電部郵政司和郵票印制局派出有關人員與中國長城學會的專家,就長城系列郵票的選題問題進行了座談,1996年12月5日,專家們提出了萬里長城(明)普通郵票選點方案,其中承德境內有三個,分別為喜峰口、金山嶺和古北口。
可惜,專家們把喜峰口列為被選方案,最終沒有被選中。
這樣就有了普29《萬里長城(明)》郵票,里面又有了灤平的金山嶺長城的第二次上榜,喜峰口長城遺憾無比。
這些專家也是,你勻乎(寬城話,均勻的意思)著來呀,寬城潘家口水下長城也是美不勝收。
中國金山嶺長城與圣馬力諾城堡
4.
灤平的金山嶺長城也是萬千寵愛于一身了,CCTV收視率最高的節目《新聞聯播》片頭的長城、國家領導人講話的背景長城,都是這里。
1996年8月,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圣馬力諾建交25周年,中圣聯合發行同題材郵票,中國的長城與圣馬力諾的城堡,又是用的金山嶺長城。
中國的萬里長城和圣馬力諾的古城堡,是表現兩國文化交流的一個最佳契合點,因為這兩個建筑同樣是兩國古代為抵御外敵入侵而修筑的防御工事,同樣體現了兩國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堅毅精神,同樣是作為兩國的標志性建筑而備受世界各地游人的膜拜。
蕭玉田設計的《承德避暑山莊》郵票
5.
承德畫家蕭玉田設計的《承德避暑山莊》郵票。
這是一套有故事的郵票。
1989年,郵票發行局在編制《1991年至1995年郵票選題計劃》時,把“避暑山莊”列入園林系列郵票的計劃之內,并擬1991年發行。
6月,郵票發行局派人到承德約稿。承德市政府對此十分重視,專門成立了“避暑山莊”郵票籌備領導小組,把籌備發行這套郵票列人政府的議事日程。與此同時,市政府面向社會征集設計圖稿,并組成“避暑山莊”郵票圖稿評審委員會,對應征的十二套圖稿進行評審最終,“圖稿評審委員會”選定蕭玉田的方案作為當地作者的作品,送交國家郵票圖稿評議委員會評審。
然而,《承德避暑山莊》郵票的審批過程卻一波三折,因為當時有人認為“避暑山莊是清皇朝窮奢極欲、追求享樂的地方,不能給它出郵票”。(我去~~)
1990年8月13日,中國郵票總公司寫報告給郵電部,詳細說明這套郵票納入發行計劃的經過和組織設計的艱辛歷程,希望上級能批準發行這套郵票。請示上報以后,朱高峰部長作了批示,在接下來的第二次部辦公會議上,復審批準發行《承德避暑山莊》郵票。同時,全套郵票圖稿也得到了通過。
郵票全套三枚,萬壑松風(3-1)圖案描繪了承德避暑山莊宮殿區“萬壑松風”的自然景觀;水榭環碧(3-2)圖案描繪了承德避暑山莊湖區環碧島和水心榭的組合風景——“水榭環碧”的自然景觀;青楓綠嶼(3-3)圖案描繪了承德避暑山莊山巒區“青楓綠嶼”的自然風景。
6.
《魂寓民族傳統 詮釋歐亞建筑:<普寧寺與維爾茨堡宮>郵票設計點滴》,這是郵票設計者蕭玉田的文章。
中國和德國于1972年建立外交關系,這套《承德普寧寺和維爾茨堡宮》兩幅畫面均為18世紀的皇家建筑。這兩座建筑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
1997年夏,原郵電部考慮到承德普寧寺與德國維爾茨堡宮建筑年代相同,同為世界文化遺產和旅游勝地,因而把承德普寧寺列入中德聯合發行郵票的選題計劃。中德兩國郵電部門官員兩次到普寧寺考察,《承德避暑山莊》郵票的設計者、畫家肖玉田,精雕細琢精心構思和創作了《承德普寧寺和維爾茨堡宮》郵票。
1998年8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和德國郵政部門聯合發行了一套《承德普寧寺和維爾茨堡宮》特種郵票。
7.
上午,看承德收藏名家承德扇子發朋友圈,去火神廟郵局買“美麗中國”——承德塞罕壩郵票和首日封,我也心動了一下。
因為畢竟純粹意義上的集郵人越來越少,隨著手機移動客戶端的普及,郵票的文化傳播功能、信息傳遞功能幾乎沒有了()郵局門前冷落鞍馬稀,我去的時候,除了兩個業務員,沒有一個顧客。
沒有首日封、沒有小型張、沒有小全張、沒有除塞罕壩以外的美麗中國(三)的另外五張郵票。
匆匆買了三條(每條五張)郵票,(回家一看卻是給我拿了兩條,也不好回去找她們),又買了兩套明信片,扔在那里,除了寫這篇文章,不知道做什么用了。
記憶力,除了公函,我已經有二十多年沒有接到郵遞員送來的信了。
你呢,有多久沒有接到遠方的來信了?
關注老羊鏟史,還可以看到下面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