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都覺得,健康生活,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很難,需要活得像個苦行僧,其實不然。
想要健康,其實就是吃好睡好,順應大自然規律生活,做好最簡單的小事,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做好這件每人每天基本都要做的小事,就能讓致命性冠心病風險降低60%!它就是——喝水!
一、喝水有這么重要?
人體 70% 左右的重量都是水貢獻的,足見它對你我的重要性。人是水做的,多喝水也自然成了保健養生的關鍵一環。
如果長期飲水不足會導致皮膚干燥,導致腦老化,誘發腦血管及心血管,影響腎臟代謝功能。
體內水分減少,血液濃縮及黏稠就會增大,容易導致血栓形成,誘發心血管突發疾病!
二、喝水能預防冠心病?
當然能!
對于一些中老年人來說,最擔心就是出現血液粘稠問題了吧,因為一旦血粘稠就會容易堵塞血管,進而就很容易出現血栓性心腦血管問題,給健康帶來很大隱患。
而為了避免血液過于黏稠,就要注意多補水,能有效稀釋血液,保護血管健康。
而且當飲水量不能滿足身體的需求時,一部分細胞會脫水,讓水分進入血液循環系統;某些部位的毛細血管床被迫關閉,以便調整儲量和流速。
原發性的高血壓是身體因為水量不足而進行自我調整的結果。
美國一項研究,調查了2萬余例美國居民的飲水情況,并統計了其6年內致命性冠心病的發生情況,結果發現:
相比每天飲水480ml以下的男性人群,每天飲水1200ml以上的男性,致命性冠心病風險降低了61%!在女性中,這一風險足足降低了73%!
三、心血管疾病患者,喝水有哪些講究?
每天都要做的喝水,其實也有講究,尤其是對本身就有基礎疾病的患者。
1、不要口渴了才喝水
口渴是身體最明顯的缺水信號,但并不是人體慢性脫水的最早癥狀,所以感到口渴的時候,身體早已經開始缺水了。
排尿、出汗、呼吸……人幾乎隨時隨地都在散發水分。所以也應該時常喝水,不能只出不進。
建議至少每 2~3 個小時喝一次水。
2、糖尿病患者適量多喝
糖尿病人需水量比一般人要稍多些,建議在2500毫升左右,可按半小時喝300毫升水的速度補水。
要避免飯前大量喝水,餐后血糖較高的糖友,可在吃飯時先喝點湯、吃點青菜,再吃主食。
避免睡前喝太多水,睡前一小時喝100~200毫升溫水就可以了。
3、心衰患者不能不喝
心衰患者要適當補充水分,醫生說的控制飲水并不等于不飲水。以免血液變得黏稠,誘發心梗、腦梗等。
喝水要有量,但切忌“暴飲”:可以每小時喝一口水(成年人一口水大約30~50毫升),并分幾次慢慢往下咽。
建議一般心衰患者每天飲水不超過1500~2000毫升;腿經常腫的患者,不超過1500毫升;嚴重心衰伴有腎功能減退者,控制在500~1000毫升。具體飲水量,要根據自身情況,以及醫囑而定。
四、這幾個時間段,注意喝點水
1、早上起來
正常情況下,在一天24小時內,血液最粘稠的時間段,應該是早上起床后兩小時內。
因此早上起床后要及時補充點水分,第一杯水喝白開水最健康了,先不要喝茶和飲料。
當然,熱水別超過 65℃,有哮喘的朋友不要喝太冰的水。
2、晚上睡覺前
有3類人特別容易出現晨起血液粘稠度上升的問題,要注意睡前適量補水,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基礎疾病的人;有動脈粥樣硬化、房顫等疾病的人;前列腺增生、泌尿疾病人群。
最好睡前喝點溫開水,每晚睡前1~2小時或睡前排尿后,分小口喝100ml~200ml就可以了。
喝水看似是小事卻對健康非常重要,秋冬天氣干燥,再忙也要記得給身體及時補充水分,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