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射血分數降低的心力衰竭如何規范治療?最新指南這樣建議
射血分數降低的心衰(HFrEF)是慢性心衰的常見類型。長期規范的藥物治療是慢性心衰的基石,也是重點。近期發布的《心力衰竭合理用藥指南(第2版)》[1]中對HFrEF的規范用藥給出了最新的指導意見。
藥物治療的目標是改善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預防或逆轉心臟重構,降低再住院率和病死率。心衰不同的階段,其治療策略不同。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心衰發生及發展的4個階段。
包括:①控制血壓、血脂、血糖、肥胖等,戒煙限酒,規律運動;②避免心臟毒性藥物;③藥物:ACEI或ARB。①繼續A階段的治療建議;②藥物:ACEI/ARB、β受體阻滯劑;③心臟性猝死高危患者植入型心律轉復除顫器(ICD)。①繼續B階段治療;②有癥狀患者限制鈉的攝入;③藥物:利尿劑、ACEI/ARB/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ARNI)、β受體阻滯劑、醛固酮受體拮抗劑、伊伐布雷定、地高辛;④治療合并疾病;⑤有適應證者行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或植入ICD。①繼續C階段藥物治療;②限水、正性肌力藥、靜脈用藥、預防靜脈血栓形成/栓塞;③應用機械輔助裝置、心臟移植、超濾;④姑息治療、臨終關懷等。有液體潴留證據的心衰患者均應使用利尿劑(Ⅰ類, C級)。(1)袢利尿劑:適用于有明顯液體潴留或伴腎功能受損的患者,臨床最常用的是呋塞米。(2)噻嗪類利尿劑:僅適用于有輕度液體潴留、伴高血壓而腎功能正常的心衰患者。在腎功能減退[eGFR<30ml/(min?1.73m2)]患者中,噻嗪類利尿劑作用減弱,不建議使用,但在頑固性水腫患者中(呋塞米每日用量超過80mg),噻嗪類利尿劑可與袢利尿劑聯用。 (3)保鉀利尿劑:臨床上主要應用非利尿作用的低劑量醛固酮受體拮 抗劑,以改善心肌重構,如螺內酯20mg或依普利酮25~50mg。要達到利尿作用,需要使用高劑量醛固酮受體拮抗劑,如50~100mg螺內酯。依普利酮是選擇性醛固酮受體拮抗劑,對性激素受體作用小,不良反應少。(4)血管加壓素V2受體拮抗劑:托伐普坦對頑固性水腫或低鈉血癥療效更顯著,推薦用于常規利尿劑治療效果不佳、有低鈉血癥或有腎功能損害傾向的患者(Ⅱa類,B級)。RAAS在心室重塑和心衰的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RAAS的激活情況與心衰的 嚴重程度相關。RAAS激活對于短期維持循環穩態具 有關鍵作用。然而,RAAS的持久激活卻導致心臟功 能和心臟重構的進行性惡化、腎臟及其他器官損傷。(1)ACEI: ACEI是被公認是治療心衰的基石和首選藥物。隨機臨床試驗證實ACEI對慢性HFrEF患者發揮有益的臨床作用 :⑥無癥狀的左心室收縮功能降低患 者同樣獲益于ACEI治療 ;⑦與其他慢性HFrEF治 療藥物如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聯用發揮協同作用。(2)ARB: 推薦用于不能耐受ACEI的HFrEF 患者(Ⅰ類,A級);對于因其他適應證已服用ARB 的患者,如果隨后發生HFrEF,可繼續使用ARB (Ⅱa類,A級)。(3)ARNI:代表藥物是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對于NYHA心功能Ⅱ~Ⅲ級、有癥狀的HFrEF患者,若能夠耐受ACEI/ARB,推薦以ARNI替代ACEI/ARB(Ⅰ類,B級)。患者由服用ACEI/ARB轉為 ARNI前血壓需穩定,并于停用ACEI 36 h后才可開 始應用ARNI,因腦啡肽酶抑制劑和ACEI聯用會增 加血管性水腫的風險。由于ARNI與ACEI合用時存在血 管性水腫的潛在風險,因此禁止兩藥合用 ;因本品 具有拮抗AngⅡ受體的活性,故不應與ARB合用。病情相對穩定的HFrEF患者均應使用β受體阻滯劑,除非有禁忌證或不能耐受(Ⅰ類,A級)。推薦應用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琥珀酸美托洛爾、比索洛爾及非選擇性α1/β1/β2受體阻滯劑卡維地洛。起始劑量要小,每隔2~4周可使劑量加倍,逐漸達到目標劑量或最大可耐受劑量,并長期使用。靜息心率降至60次/min的劑量為β受體阻滯劑應用的目標劑量或最大耐受劑量。中國人群個體差異很大,因此β受體阻滯 劑的治療宜個體化。醛固酮受體拮抗劑則具有防止心肌纖維化與心室重塑、抗心律失常作用,從而發揮心血管保護作用,降低慢性心衰患者病死率。適用于LVEF≤35%、使用ACEI/ARB/ARNI和β受體阻滯劑治療后仍有癥狀的HFrEF患者(Ⅰ類,A級);AMI后且LVEF≤40%,有心衰癥狀或合并糖尿病者(Ⅰ類,B級)。螺內酯:初始劑量為10~20mg,1次/d,至少觀察2周后再加量,目標劑量為20~40mg,1次/d,常用劑量為20mg,1次/d。竇性心律的NYHA心功能分級Ⅱ~Ⅳ級HFrEF患者,LVEF≤35%,合并下列情況之一可加用伊伐布雷定:①已使用ACEI/ARB/ARNI、β受體阻滯劑、醛固酮受體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已達到推薦劑量或最大耐受劑量,心率仍然≥70次/min(Ⅱa類,B級);②心率≥70次/min,對β受體阻滯劑不能耐受或禁忌者(Ⅱa類,C級)。適應證:應用利尿劑、ACEI/ARB/ARNI、β受體阻滯劑及醛固酮受體拮抗劑仍持續有癥狀的HFrEF患者(Ⅱa類,B級)。地高辛0.125~0.25mg/d,老年、腎功能受損者、低體重患者可給予0.125mg,1次/d或隔日1次,應監測地高辛血藥濃度,建議維持在0.5~0.9μg/L。 本次新發布的指南,創造性地擴增了心衰的中醫藥治療,并收錄了相關中成藥,成為新指南的最大亮點之一。雖然,慢性心衰在現代醫學中被分為A、B、C、D 4期,但新指南認為,麝香保心丸可用于心衰的全程治療。麝香保心丸來源于我國第一部成方藥典——宋代著名方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由人工麝香、蘇合香、人參、人工牛黃、肉桂、蟾蜍、冰皮7味中藥組成,全方以溫為補,以補為輔,通補兼施,具有芳香溫通、益氣強心的功效。A期(前心衰階段)運用,可減少心衰的危險因素,防止心衰的發生;B期(前臨床心衰階段)運用,可防止或逆轉心室重構;C期(臨床心衰階段)、D期(終末期)運用,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活動耐量,改善長期預后,為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療提供新的選擇。除得到《心力衰竭合理用藥指南(第2版)》推薦外,麝香保心丸還得到《慢性心力衰竭中醫診療專家共識》[2]、《慢性心力衰竭中西醫結合診療專家共識》[3]的大力推薦,值得臨床重視和應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