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河北法制網□ 李忠勇 郝紅花
2018年3月,男子李某與女子王某由法院判決離婚后,未成年婚生子由女方監護,李某多次去探望兒子,遭到王某的拒絕。于是,李某向法院起訴要求探視權。同年10月,井陘縣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調解書,確定從當月開始,李某每月探望兒子一次,由王某協助執行。但王某仍以孩子身體不好、自己工作忙沒時間、男方未付清撫養費等理由不讓李某探望孩子。為此,李某只好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由于探視權問題比較特殊,不易強制執行,應當以說服教育為主。因此,立案后,井陘法院執行庭法官兩次將被執行人王某傳到法院給其講法律、講道理,耐心做工作,使其認識到夫妻雖然離異,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血緣關系及由此而帶來的權利、義務關系不因婚姻關系的解除而解除。男方盡管不直接撫養孩子,但仍擁有探望孩子的權利,不讓男方探望孩子屬于違法行為,也會承擔法律責任。接著,法官又給申請人李某做工作,要求其必須全部給付所欠的孩子撫養費。在此基礎上,法官將李某和王某召集在一起進行了調解,最終雙方達成和解協議:李某每月25日至30日探望孩子一次,具體探望時間雙方協商,盡量不影響雙方工作和孩子的學習;李某交付王某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孩子的撫養費3000元,從6月份起,孩子的撫養費于每月25日前通過微信支付。李某當場將撫養費交付王某后,這起探視權糾紛案至此了結。
說法
《婚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視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本案中,李某作為婚生子的父親,依法享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對此,王某有義務按照民事調解書的約定,保證李某對婚生子的探望權。如王某拒不配合,李某可以直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但由于探視權問題比較特殊,在執行中,采取強制措施可能傷及孩子幼小的心靈,對其成長造成不良影響。因此,為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法院對探視權案件的執行方式應當以說服教育為主,盡量避免強制執行。
當然,《婚姻法》第三十七條規定,離婚后,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本案中,對于李某未付清孩子撫養費的行為,王某也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但撫養費的給付和探望權的行使,是兩個不同的法律行為,支付撫養費并非是行使探望權的前置條件。對此,王某不能以未付清撫養費為理由,阻止李某探望孩子。反之,李某也不能以王某不讓看孩子為理由,不付清孩子的撫養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