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法院作出生效判決后,債務人遲遲不肯在規定期限內還款或者故意消極或逃避履行,權利人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申請強制執行,這五點要注意:
一、在法定期限內申請強制執行
權利人首次向法院申請執行和撤回、撤銷執行申請后又申請恢復執行的,申請執行、申請恢復執行的時間是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同樣適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權利人要嚴格遵守該期限規定,在被執行人不主動履行的情況下,應在期限屆滿前向法院申請執行,保障自身合法權益。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 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二、及時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措施
被執行人是否有可供執行財產,對執行案件的結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可在訴前或訴中向法院提交財產保全的申請及相關證據材料,減少勝訴卻拿不到錢的風險。所以,為防止債務人隱匿、轉移財產,請及時在訴前或訴中申請財產保全。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 人民法院對于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后,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三、正確提交強制執行請求事項
強制執行申請書是執行案件的必備條件之一。法院雖然執行的是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但根據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是在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范圍內依據申請人實際請求事項進行執行。申請執行請求涉及的給付內容一般包括欠款、違約金、利息等,裁判文書提供計算方式但未明確具體金額的需另行計算。提交執行申請時,應盡量保證相關請求事項的正確。
(強制執行申請書模板)
五、與被執行人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來源 |京法網事
? 學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