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國號指的是行使國家主權的政權名字或稱號,是代表一個國家法定統治政權的官方名稱。中國古代的國號就是朝代的名稱,大多以地域或封號、姓氏而定。華夏歷史上的第一個國號是“夏”,由大禹之子夏啟所定。
那我們先看看一些主要朝代是怎么確定國號的。
首先是夏。實際上,《史記》對這夏的國號有清楚的記載:帝舜薦禹于天,為嗣…………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日夏后,姓姒氏。意思是:舜帝把禹推薦給上天,讓他作為帝位繼承人。天下諸侯都來朝拜禹,禹繼承天子位,國號為夏后,改姓為姒氏。由于上古時期對君王、天子尊稱為“王”或者“后',兩者意思相同,所以稱之為“夏后“。
湯的始祖是契,契邦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封為司徒一職,負責推行五倫關系和類似于現代的道德文化教育。并將商地封給了契。契去世后,其兒子天乙繼位,天乙就是成湯。因夏朝最后一任君王夏桀荒淫無道,殘暴不仁,引起諸侯的不滿與反叛,于是成湯率領諸侯討伐夏桀,最終打敗了夏桀,登上天子之位,并將先祖的封地“商'定為國號。商朝為上古時期,那時的君王同后期的君王意義和權力是不同的,由于部落紛爭不斷,商朝經歷了三個大的歷史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這一階段由于成湯趕走了夏桀,救民于水火之中,在各部落有崇高的威望而受愛戴而被推舉為王。局面比較穩定。第二階段是“早商”;這一階段為政權成熟階段。第三階段為“晚商”,這一階段大家都知道,已進入商湯動蕩階段,前后相傳17世31位君王,國祚延續了50O多年。
接下來是周朝,周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重要朝代,他是中國古代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一個分水嶺。周的始祖為后稷,小名叫棄。這小名起的很怪,這是因為后稷的母親姜原踩了巨人的腳印而生下了他,所以認為他不祥,想把他丟掉,但是用了很多辦法都沒成功,這孩子都安然無恙地活下來,所以給他起了一個“棄'的小名。棄很有本事,學會各種五谷糧食的種植技術并推廣給人民,受到堯帝的稱贊,并將他封在“邰'地。并賜以姬姓。直到后人慶節繼承了官位,在豳邑建立了國都,子民被為周人。
到了古公亶父這一代,由于遭受到戎狄等西北游牧民族的侵擾,古公帶領部落的人民遷移到岐山下的平原地區居住下來。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兩個階段。西周由周武王姬發以部落名稱為國號而創立。
由此可以看出來,華夏文明是由中原地帶為主要發源地,并以這片富饒的土地為開端綿延蘊育了數千年的中華文明史,使華夏文明永遠地屹立在世界的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