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中國故事的目錄。中國是漢字的故鄉(xiāng),有多少個漢字就有多少個故事。瀏覽詞典、泛舟辭海、千姿百態(tài)和意趣橫生的漢字讓你沉迷其中。萬物皆入字,一字一幅畫,世界上能將日月星辰、風霜雨雪、山林川流、人物鳥獸、天時地理、農(nóng)技工具、綱常倫理形象成字的,唯有我泱泱中國;
從秦漢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到如今,帝王將相、工農(nóng)仕商們創(chuàng)造的中國故事,盡在字串字排字堆字庫之中了。
漢字是中國精神的凝練。中國人從孩提時代就開始捉筆寫字,練習的是書法,打造的卻是性格與魂魄。漢字的間架結構緊而不拘,繁而不贅,寬而不松,方正圓潤,啟承呼應,勾連之間斂氣凝神聚魂。橫平豎直的渾厚剛勁,蠶頭燕尾的生動瀟灑,有包裹四海之氣象、馳騁古今之豪邁。黑白相對、虛實相襯、動靜相宜、莊諧相映,飽含著深邃的哲學思想。強大的漢字系統(tǒng)和豐富的漢語表意,構成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語言基于文字,音可以不同,但意一定相通。相同的語言文字把相同的人群凝聚在一起,相通的語言文字把不同的人們團結在一起。漢字尚在,心就不分,一方漢字,成為天下中華兒女的心與根。中華文明不曾斷裂的內因之一,正在于這漢字的力量。
漢字是中華文明的基因。每一個漢字都是勞動的產(chǎn)物,是古代中國人對大自然的認識和描摹。一部漢語詞典,就是一個海量信息光盤,貯存著中華文明豐富而神秘的密碼,遺傳著文化精神堅固而完整的信息。正是因了漢字,我們才能解讀到先祖的生存環(huán)境和生命形態(tài),才能探析中華文明的內核。正是有了漢字的聚合力、傳承力,中華民族才對外有戰(zhàn)斗力、對內有凝聚力,迸發(fā)出潑辣辣的生命力。幾千年來,人們用同一種語言文字書寫著各自的輝煌與落寞,即使不斷地改寫甚至刻意篡毀前朝他國歷史,也從未想到刨斷自己共同的根。中國歷史乃“百國之和”,千流同源、萬木同根,這個“源”和“根”就是文字。漢字融合、繼承、創(chuàng)造、發(fā)展,是漢字的歷史,更是中華文化共同的旅程。
中華文化長河源遠流長、浩浩湯湯,漢字是河中的浪、水中的波,是長河上悠揚的船夫曲、高揚的云中帆。漢字是國家的根、民族的魂,字字相連、句句相扣,筑起中華文化的共同體。人民是語言文字的主人,漢字如陣,華語如鼓,中華文化前行的方隊一路塵土飛揚,正書寫新的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