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病是女性最常見的乳房疾病,發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我接診的女患者中70%~80%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而且年齡相對都比較年輕,大部分在25到45歲之間。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經典方——消核湯,用上5-10天就能起效,而且用藥都是常規藥材,非常實用。
生活壓力大,肝郁不舒,這些負面情緒常常會造成心、肝、脾、膽經等經絡堵塞。而心、肝、脾、膽經都經過乳腺通行,任何一條經絡不通都會引起乳腺堵塞,這也是乳腺疾病高發的原因之一。
乳腺增生癥狀主要以乳房周期性疼痛為特征。起初為游漫性脹痛,觸痛為乳房外上側及中上部為明顯,每月月經前疼痛加劇,行經后疼痛減退或消失。發展一段時間,會演變為經前經后均出現持續性的疼痛。嚴重者疼痛向甚至會向腋部、肩背部、上肢等處放射。非常影響女性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讓患者倍加煩擾,很多患者后期甚至演變為乳腺癌……
今天分享的這個案例就是這樣。
王女士,27歲,小學教師。自訴右側乳房經前增大脹痛半年有余,最近觸摸發現脹痛處有一腫塊。彩超檢查發現右側乳房有2.1×1.8cm結節,可移動,硬度適中,乳房表面光滑。舌質淡紅,苔薄白。常經問診發現患者愛生悶氣,常感胸肋脹痛,情志不舒。辨證為肝郁氣滯型乳癖,治宜疏肝理氣、解郁通絡,治療方案消核湯。
開方:柴胡、香附、陳皮、橘核、當歸、川芎、赤芍、蜂房、僵蠶、黃芩、甘草。
一診開方十劑,二診時乳房腫塊變軟,疼痛減輕,無不適癥狀。效不更方,續用上方1月后復查彩超,乳房腫塊縮小為0.9×0.6cm;續用上方2個月后,觸診發現乳房腫塊消失,彩超復查乳房無異常。續用上方15天鞏固治療,停藥至今三年有余,復查無異常。
本病因肝氣郁滯而致血瘀,血瘀又反過來促進氣滯,形成惡性循環。故方中以香附、陳皮、橘核、柴胡疏肝理氣;當歸、川芎、赤芍和血;氣滯血瘀已久,膠結難解,故用蜂房、僵蠶蟲類之藥入絡搜邪,化其結滯;郁久伏熱,故用黃芩清瀉;消散藥多,故用甘草守中。此病之形成非一朝一夕之故,治療亦需時日,并需排除憂郁,避免怒氣,方能奏效。
方中最重要的三味藥,一是香附,二是白僵蠶,三是橘核。
香附有香氣,善于行散,入肝能行肝之滯氣,加速肝氣疏通。肝的經脈巡行經過胸脅、乳房、陰部,可緩解脅肋脹痛、乳房脹痛、陰部子宮的痛經、閉經。
白僵蠶,入肝經、肺經,味辛,具有祛風散熱、止痛化痰、軟堅散結的功效,常用于治療痰核瘰疬類疾病。
橘核,入肝、腎經,具有理氣、散結、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療疝氣疼痛、睪丸腫痛、乳癰乳癖。
該方臨床中,可根據患者具體癥狀做加減。結節硬、塊大者,加海藻、莪術;舌上少津者,加天花粉;大便秘結者,加全瓜蔞、知母;疼痛甚者加重黃芩、白芍劑量,另加絲瓜絡。
乳癖是指乳房疼痛,伴有形狀大小不一的結節腫塊,現代稱之為乳腺增生、乳腺結節;瘰疬是指頸部皮肉間可摸及大小不等的核塊,現代稱為淋巴結核、富貴包等。兩者形成病機相同,因此均可用消核湯(《外科大成》)辨證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