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創業容易守業難!
很多人經過了非常多的艱辛終于成功創業,從打工仔變成了創業者,然而等到真正當老板了以后才發現,比起創業,守業要難得多了。
根本原因就在于很多的老板本人不是做管理出身的,在成為公司老板之前,自己一個人,愣頭青,只要拼命往前沖就行了,而當上老板以后,身邊再也不是自己一個人了,他有了團隊,手底下有人了,就開始需要管理了,正如我在前面說的,他之前沒有做過管理,不知道怎么去經營人心,怎么讓手底下的人發揮出最大的效用,這時候就會陷入困境。
管理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更是一門藝術。
當代社會,打江山容易,只需要一個契機,成功就在轉瞬之間。
很多人倒在了“管理團隊”上面,因為他不知道如何讓團隊趨向于穩定,只有穩定的團隊才能創造出莫大的價值。
我們常說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管理才能定江山。一個小團隊若是想要穩定,就必須提升執行力,讓每個人都動起來,發揮最大價值,才有望沖向成功。
高標準嚴要求才能打造出高品質的團隊。
如果真的愛你的伙伴,就考核他,要求他,逼迫他成長,如果你礙于情面,低目標,低要求,養了一群小綿羊,這是對伙伴前途最大的傷害!
因為這只會助長他們的貪婪、無知和懶惰。讓下級因為你而成長,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并具備了完善的品行,不斷地成長,就是上級對伙伴最偉大的愛!
要知道,一頭狼帶領的一群羊能夠打敗一只羊帶領的一群羊,關鍵就在于領導,帶頭人,用狼性來對待員工,而不是像一只羊一樣,軟綿綿的,讓員工像是溫水中的青蛙一樣,一點一點的被吞噬掉。
你不是在愛他,而是在害他,當然,最后的結果還是害了你自己和團隊。
關于打雞血的話,相信你已經看得夠多了,接下來我就直接上干貨了,管理者做好哪四點就可以帶好你的團隊了呢?
一、制定目標和執行計劃
一個好的目標和執行計劃是成功的開端,也正是因為有了目標,團隊才知道往哪去,知道前進的方向。
而有了執行計劃,團隊才知道該怎么去執行,知道要怎么去實現目標,而不至于像一只無頭蒼蠅,四處亂撞。
1、如何設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呢?
目標,不能設置得太高,設置高了,員工完不成就沒動力了,設置太低了,員工又會覺得沒有挑戰性。
目標不是觸手可及的,需要員工跳起來,伸出手才能夠到,這樣的目標才是好的目標。
比如之前很流行的“一個億小目標”,被大家調侃,這個目標或許對于普通的企業來說有難度,但是對于萬達來說,那確實是小目標。
企業在設置目標的時候, 切忌信口開河,自以為是,一定要根據過往的數據來做參考,超出能力范圍太高或者太低的目標都會打擊到團隊的信心和積極性,帶來反作用。
2、制定執行計劃
制定執行計劃,指的就是團隊需要做什么來實現這個目標。
領導者需要把目標細化到人,并且跟團隊成員確認各自的目標情況,讓每一個人都清楚自己的目標,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
注意:領導給員工交代工作任務,需要交代5遍。
第1遍,交代清楚事項;
第2遍,要求員工復述;
第3遍,和員工探討此事項的目的;
第4遍,做應急預案;
第5遍,要求員工提出個人見解。
這樣的目的是為了確保員工充分理解做事的目的和方法,減少后續失誤的可能,避免徒勞無功,防止 “重做”的風險,而重做是企業最大的非必要成本。
通過這樣的方式,每一個人都清楚地知道目標在哪里,也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去實現目標,這樣工作起來會更順暢。
作為高管或者是老板,需要關注員工員工的結果,但是作為中層領導,一定要回歸到過程。
對員工在執行工作的過程進行掌控,防止團隊走偏,并且管理者隨時隨地知道工作的動態,可以有效地把控整個項目的主動權,這樣就可以更好地去把控節奏和項目的進度。
在項目完成的每一個階段,管理者需要去做激勵,對員工做得好的予以表揚,給隊員吃定心丸。
員工永遠只會做你要考核的事情,而不會做你要求的事情。要想提升團隊的執行力,必須嚴抓考核。
沒有考核是一家公司的災難。
員工在公司里面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都一樣,干和不干一個樣,你覺得這樣的狀態,員工還會愿意拼命去工作嗎?
所以制定好考核標準,告訴大家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做好了有何激勵,做得不好會有何后果。
記住:對員工做考核,不是害他,而是愛他,嚴格要求員工,避免在工作中出錯,讓他能夠更好地成長,他以后會感激你的。
用績效考核的方式可以有效杜絕員工混日子,讓那些渾水摸魚,偷奸耍滑的員工在公司里面生存不下去,從而達到進一步優化人才的目的。
凡是有考核就必定有標準,把一切都規范起來,制定好工作的流程,讓流程來管事,而不是依賴于人的管理,公司的制度化、流程化、標準化建立越是完善,就越能夠提高團隊的工作效率和業績。
用制度、標準、規則、流程來做管理,而不是人盯人。
這些看似條條框框,約束了大家,但是它也是一個團隊執行力的監督者。
如果沒有了標準,員工想干嘛就干嘛,沒有絲毫的約束力,這還是一個公司的樣子嗎?
記住,公司不是家,沒有人情味可言,一切都應該建立在規則之下。
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以制度為保障,避免管理瞎指揮制度管人,流程管事!
公司靠團隊打天下,企業靠管理定江山不會講故事的領導不是好領導,聰明領導講故事,笨拙領導講道理管理鐵三角!
定制度,走流程,抓執行,讀懂這個,團隊管理更高效帶出一群“狼”,還是一群“羊”,關鍵在于領導者的這4項能力。
如果你是企業的老板或是高管人員的,在企業管理中,總會遇到一些員工難的問題,員工不愿去執行,公司業績總是提不高,或是員工很懶散不積極等等問題,這邊建議您了解一下積分制管理。
積分制管理是一種通過把員工在公司里面做人和做事兩方面用積分進行量化考核,員工在公司里面做事越多,所得的積分就越高,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來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提高公司的整體業績,達到讓公司利潤倍增的目的。
為什么員工會愿意去多做事情掙積分呢?
很簡單,我們把積分跟員工的工資收入、升職加薪、福利津貼、評優、甚至是公司的股權、分紅等切身利益進行掛鉤,只要員工積分達到了對應的條件,他就可以享受到對應的福利和好處。
員工在公司里面,想要多掙積分,就得多做事,而多做事,就等于給公司帶來了更多的效益,如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在積分制管理里面,真正打破了平均主義,員工不再拿固定工資,而是根據自己的表現,每月掙到的積分多勞多得,讓愿意為公司拼命工作的人得到更多,讓偷奸耍滑,渾水摸魚的人得到更少,甚至是沒有,進一步篩選人才,優化人才,這樣你的公司就會做起來了。
用激勵的方式培養主動性:為什么員工摸魚,因為沒有好處,你說誰來搬個東西,其實沒有人愿意做,大家都假裝看不見,如果你指定一個人的話,他也是不情愿的,礙于工作,只能上前幫忙。
如果你說,誰幫我搬這個東西我獎勵他100塊,相信很多人爭著去做,但是這個方法是不可行的,考慮成本問題,搬個東西無法給企業創造價值,但是企業卻為這個行為支付報酬,但企業又想不支付報酬的同時也有人自愿來做這件事情,那么我們就可以導入積分制管理。
比如說員工主動搬東西,那么這個員工就可以得到20B分,為公司減少成本獲得10B分,提意見+20B分,協助同事+30B分,開會第一個到+10B分,會上分享自己的經驗+20B分等等,員工對公司有利的行為都可以加分,讓員工養成習慣。
其實積分還有很多的用處,可以用在量化工作上,也用在考核做人上,每一家企業的情況不一樣,需求就不一樣,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的相關內容,我這里有一份我們去落地多年來總結出的經驗和筆記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