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9日,來自隴西縣鄉土情緣文學藝術協會的藝術家們,來到隴西縣鞏昌鎮崖灣村委會,為村民義寫春聯、送書畫。參加本次活動的書畫家有鄧 鉞、包俊明、馬永祥、劉敬澤、何景元、莫賢倉、陳旭峰等。
鄧 鉞 正在創作
馬永祥 寫對聯
劉敬澤 正在創作
莫賢倉 正在創作
何景元 正在創作
包俊明 正在創作
藝術家們給崖灣村村民送出了近百份的新春祝福,
祥和喜悅的氣氛和濃濃的年味兒溫馨了整個村莊。
送書畫下鄉也是一項扶貧工作——文化扶貧,其所開展的活動也要精準,有的放矢,就是群 眾需要什么樣的書畫藝術,我們就送什么樣的。比如:開展書畫進課堂,就要想辦法把書畫的“種子”撒播在孩子的心田里,生根發芽,助力夢想的實現;對于有著書畫特色的鄉村,要從提高書畫藝術水平入手,助其書畫作品走向市場、拓寬市場,作為一種產業來對待;對于貧困的鄉村,送“魚”之時更要送“漁”,物質的、精神的一起上,或許會更好。送書畫下鄉,既不能大水漫灌,也不能水過地皮濕,要講究“精準”,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送書畫下鄉,也要講究“專業化”。書畫作品要有一定的學術性和藝術性,不能什么樣的作品都收上來、送出去,比如:那些信手成體、積墨為字的,所謂書非書、畫非畫的,還有過度創新、美其名曰“不工者,工之極也”的書畫作品,是萬萬不能送下去的,因為受贈者對書畫欣賞的能力或無或弱,對這樣的作品更是難以理解,如此一來就失去了送書畫下鄉的意義。另外參與活動者要有一定的藝術水準,不能把那些能拎得起毛筆,或是刷過幾天標語的人都當作人才吸納進來,更不能把那些江湖術士般的書畫“大師”請進來。要不,種下去的藝術“種子”會霉爛掉,就是生根發芽了,也會是罌粟,百害無一利。
為藝術家們點贊!
打賞資金轉交鄉土情緣協會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