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省份發布2021企業工資指導線,工資要大漲?就業前先了解
近段時間以來,物價可以說是出現了大范圍的上漲,就連前幾個月還低到被鼓勵放開吃的豬肉,近期價格也發生了較大幅度的上漲,除了國內之外,國外的物價上漲也是非常明顯,作為工薪族,可能很多朋友都有一種感覺,啥都漲價了,就是咱們的工資還在原地踏步。據經濟日報11月18日消息:
今年以來,天津、新疆、內蒙古、陜西、西藏、山東、江西、山西、福建、四川、遼寧、甘肅、吉林、湖南14省份相繼發布了2021年企業工資指導線。其中,12省份的工資增長基準線在6%至8%之間。
從這個介紹來看,我們似乎看不出到底對我們的工資影響有多大,而且這里面出現了新名詞,那就是工資指導線、基準線等等,那么到底這個指導線對我們的工資影響有多大?我們今天就具體來看一下。
什么是工資指導線?
關于工資指導線,過去可能很少有人聽說,就連小編也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最低工資標準倒是幾乎每個人都熟悉,最低工資標準也是用來衡量員工工資的,而且是法律規定的,那么工資指導線和最低工資標準的關系是什么呢?據經濟日報中的介紹:
企業工資指導線,是政府職能部門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居民生活消費等情況,對年度企業職工工資平均增長幅度的預測,是開展工資分配宏觀指導的一種方式。
根據介紹,指導線由上、中、下三線組成,上線和下線是依靠基準線來展開的,從這個介紹來看,我們不難發現,指導線就有可能維持不變,有可能上漲,也有可能下降,所以從這里我們還是看不出對我們工資的影響。
雖然我們看不出對我們工資的影響,但是從這里我們是可以看出與最低工資標準的關系到,根據新聞中的介紹,企業工資指導線并不是強制執行的一個標準,僅僅起到一個指導作用,甚至企業是否執行也是不受監督的。
雖然說企業工資指導線不受監督,但是實際上也是有標準的,比如設立了上線、也設立了下線、上線雖然有一個標準,但是由于不受監督,其實相當于是沒有上線的,當然,為了節約成本,沒有哪家企業會去花冤枉錢,而下線看起來也和上線是一樣的,但是實際上,下線早就有了規定,那就是最低工資標準,也就是說,企業指導工資下線可以小,甚至可以是負數,但是必須要滿足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這相當于給下線設置了門檻。
有何意義?
從上面的介紹來看,企業工資指導線雖然來源科學,但是由于并不是強制執行的規定,看起來意義并不大,但是從小編個人從就業到創業的整個過程來看這個問題,其實意義還是非常大的,主要有下面幾個好處。
①提升員工工資:從上面的介紹我們不難發現,這個基準是在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前提下執行,而且參考了當地的物價、生活經濟水平,在新聞中還著重的提到了“非國有企業員工可望不可及、如何讓虛線變為實線”之類的字眼,從這些字眼我們不難發現,提升員工工資,是這個指導線的一個目的,隨著這個制度的完善,員工工資很有可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②給了員工談判的標準:在沒有指導線的情況下,企業的工資增長自然按照企業規定來制定,這個標準有沒有達到指導線,這是一個未知數,而有多少員工的工資還沒有提升到指導線上,也是沒有標準的。
有了這個指導線,相當于就有了一個尺度,我們對員工工資的增長幅度有多大,是不是達標,我們只要參考當地的指導線就可以知道,對于員工來說,也有了一個談判的標注。
③小微企業用人的參考:在小編開始創業招人的時候,就曾經面臨一些問題,那就是如何開工資、如何漲工資的問題,畢竟一個企業想要留住員工也是必須舍得的,尤其是在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員工的流失,對于小規模的企業來說有時候完全就是致命的,但是該怎么漲讓員工滿意,其實心里都沒有一個尺度,而有了這種標準,就不用去擔心漲快漲多的問題了。
④基層員工受益明顯:倘若指導線被嚴格執行,小編認為受益較多的應該是基層員工,理由其實很簡單。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如果是公司里面的重點員工,那對企業的創收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的,而越是前線、基層的員工、其可取代性通常就較強,競爭大,工資自然高不上去,工資就越加“低穩”,當指導線與公司的創收情況掛鉤了,又有了指導線,那么就算是基層的工作人員,可能滿足不了公司的增長標準,但是卻可以滿足指導標準,也多了一份上漲的希望。
當然,不管是哪個行業,最好的辦法都是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讓自己始終保持一個較強的競爭力,只要能夠給企業創造價值、解決企業遇到的問題,讓企業想要留住,離不開,那么工資上漲自然就不在話下了,對此您怎么看呢?歡迎下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