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在國家博物館沙特文物展廳,遇見一位講解員向幾位中學生講解麥加墓地,我跟在旁邊蹭聽,開始以為他是科班出身,想問他幾個疑惑,后來他卻說他只是一名保安,最近負責這個展廳的安保工作,利用業余時間研究了一下麥加墓地,展覽的其他部分他沒有看過相關書籍,很遺憾沒有辦法幫助我。今天本是他輪休,利用休息時間來做義務講解員。我驚訝于他的坦誠,更驚嘆于他這份“掃地僧”般的逆襲。
確實,這幾年越來越多的人走入博物館之中,與歷史、藝術相關的講座和電視節目也越來越多,去博物館過個周末再也不是一件高大上的事情。
畢竟作為文博專業畢業的孩子來說,隨著“盜墓”“穿越”小說的流行,曾經總是被問:你為啥不去盜墓啊?現在,終于有朋友對我說,你帶我參觀博物館好不好?
那就推薦幾個北京近期不可錯過的展覽,不妨趁著即將到來的端午節假期去看展吧。
國家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
這個刷屏級別并且上過新聞聯播的展覽5月31日就要閉展了,端午節假期去還來的及。
本次展覽借助大英博物館豐富藏品中精選出的100件(套)文物,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借助文物的視角——遨游世界歷史。這個展覽不僅彰顯了“以物述史”的獨特魅力,而且啟迪我們思考自身與人類創造物之間微妙的關系。
票價:50元
時間:即日起至5月31日每天9:00-17:00(周一閉館)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北10展廳
故宮博物院
現在去故宮,不再是單純地看看三大殿了,隱藏在故宮各處的展覽,才是去故宮的真正理由。
尚之以瓊華——始于十八世紀的珍寶藝術展
年初的時候,國家博物館曾有一個排隊到天黑的展覽《盧浮宮的創想——盧浮宮與館藏珍品見證法國歷史八百年》(現在已經閉展),不知道你看過沒有。
沒看過沒關系,現在在故宮,還可以看到一個由盧浮宮博物館館長親自策劃的重量級展覽,參展方包括法國盧浮宮博物館、楓丹白露宮、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等世界著名文博機構。展現過去兩個多世紀中法兩國在古典珠寶藝術領域的對話與共鳴,進而揭示文物背后的文化交流內涵,凸顯中西文化交流的悠久歷史。
票價:60元(故宮博物院門票)
時間:即日起 - 2017年07月02日 每天 08:30 - 17:00(周一閉館)
地點:故宮博物院午門西雁翅樓展廳
浴火重光——來自阿富汗國家博物館的寶藏
要說現在故宮最火的展覽當屬這個“阿富汗展”。有近百年歷史、曾經擁有約10萬件藏品的阿富汗國家博物館,絕大多數館藏在長達數十年的戰亂中被劫掠、毀壞,乃至永遠消失。而那些幸存文物中的231件,“浴火重光”是展覽主題,既是致敬,也是祝福。我相信,看到這個展覽,你一定會驚詫到無以言表。
票價:60元(故宮博物院門票)
時間:即日起至6月17日每天9:00-17:00(周一閉館)
地點:故宮博物院午門東雁翅樓展廳
故宮博物院藏四僧書畫展
四僧是誰?他們是明末清初四個出家為僧的畫家,可能是中國最會畫畫的僧人,原濟(石濤)、朱耷(八大山人)、髡殘(石溪)和漸江(弘仁)。四人都擅長山水畫,但又各有風格。
本次展覽選取院藏“四僧”佳作,以時代為序,力爭通過豐富的作品展示,將“四僧”最為典型的面貌展示給觀眾,使各位觀者能夠對“四僧”的書畫藝術獲得較為全面的認識。
票價:60元(故宮博物院門票)
時間:2017年4月28日—2017年6月28日
地點:故宮博物院
徽匠神韻——安徽徽州傳統工藝故宮特展
探訪老手藝人、傳承、匠心,這些詞似乎成為潮流。本次展覽甄選了黃山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性項目歙硯、徽墨、徽筆、徽州漆器、萬安羅盤、徽州竹雕、徽州三雕20位傳承人的85件作品予以展示,緊扣徽州傳統工藝主題,將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圖片和徽州非遺傳承人現代作品同時展出,用古今對比的方式來呈現徽州傳統工藝的過去與現在,梳理徽州傳統工藝的歷史脈絡與技藝特點。
票價:60元(故宮博物院門票)
時間:即日起至5月31日每天8:30-17:00(周一閉館)
地點:故宮博物院永壽宮
國家圖書館
別懷疑,現在的國家圖書館不光能在閱覽室看書,還能看展覽。
從莎士比亞到福爾摩斯:大英圖書館的珍寶
如果你不想去國博的大英展排隊,去國圖看看這個大英展也不失為好選擇。
本次展覽首次向中國讀者和觀眾呈現一系列英國文學經典巨著的手稿和早期珍貴印本,包括狄更斯小說《尼可拉斯·尼克比》的手稿、勃朗特小說《簡·愛》的修訂手稿本、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早期四開本以及威廉·華茲華斯《我孤獨地漫游,像一朵云》的草稿。此次一同展出的還有通過電影和電視改編而在中國走紅的一些經典文學作品,包括阿瑟·柯南·道爾的《失蹤的中衛》手稿,以及伊恩·弗萊明的詹姆斯·邦德系列故事之一《黎明生機》的手稿。
票價:免費
時間:即日起至6月21日每天9:00-17:00(周一閉館)
地點:中關村南大街中國國家圖書館總館南區
從《詩經》到《紅樓夢》
——那些年我們讀過的經典
無論是明銅活字藍印本《毛詩四卷》,明正德八年華堅蘭雪堂銅活字印本《白氏長慶集》,還是清乾隆五十六年萃文書屋活字印本《紅樓夢》,通過這些國家圖書館館藏中的珍貴古籍,觀眾可以跨越時空,近距離感受我國古典文學的深刻內涵;可以對話經典、與古為徒,回顧這些文學家的生平事跡,欣賞他們傳世的不朽著作;漫步展廳,可以看到一位位先賢大家走來。雖然這些經典文學作品早已熟稔于心,而其中的深刻內涵,則值得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鉆研探討。
票價: 免費
時間:2016年4月21日起
地點:北京海淀區中國國家圖書館
首都博物館
在博物館里你遇見過令你心動的TA嗎?
美·好·中華——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
首都博物館今年的重磅大展之一。文物除了承載歷史信息,給觀眾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美好。
本展覽從1995年—2016年的歷年十大考古發現中精挑細選,最終確定360件(套)文物。從楊官寨遺址的仰韶文化遺物,到新疆精絕古城的尼雅遺址珍寶,再到隋煬帝墓隨葬品、南海一號沉船珍寶,展品涵蓋從史前時期到宋元明清的歷史時期。看完展覽,能生動地了解到中華傳統美學的發展歷程,以及中華文明發展的歷史規律。
西周晚期的兔形銅尊、隋代的蹀躞金玉帶、五代吳越國的鎏金銀阿育王塔,這三件重要展品千萬別錯過。
票價: 免費
時間:2016年5月18日起
地點:北京海淀區首都博物館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莫奈晚年執迷于“睡蓮”,據說畫了200多幅,現在可以親眼看到眾多睡蓮中僅有的4幅圓形畫作之一。
從莫奈到蘇拉熱:西方現代繪畫之路(1800-1980)
此次展覽的展品全部來自法國圣艾蒂安大都會現當代藝術博物館的館藏精品,共展出庫爾貝、莫奈、馬蒂斯、畢加索、杜布菲、蘇拉熱等51件大師真跡,涵蓋了19世紀經典繪畫、現代藝術大師作品和部分當代藝術作品。
1800年至1980年這100多年間西方藝術經歷了藝術風格的激變,本次展覽所涉及的古典主義、寫實主義、印象主義、象征主義、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抒情和幾何抽象主義等。這一系列風格流派的交替和發展,展現了這一時段西方現代藝術充滿矛盾和創新的崎嶇之路,及其社會文化精神和藝術風格、觀念的裂變。
票價:60元
時間:2017年5月7日 – 2017年8月31日9:00—17:00(周一閉館)
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一層1-2-3號展廳
▼
你所在的城市最近有哪些好展覽?
你最近看過哪些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