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生長,生長就是目的,在生長之外別無目的。
如今生活條件都好了,家長適當滿足孩子在物質上的要求,無可厚非。如今校園里,穿名牌衣服鞋子背名牌書包戴昂貴手表的的孩子確實很多。
但最近一個孩子的穿著還是引起了網友們的一片熱議,超出了我們的認知:
上海市某中學,一名中學生全身穿戴價值121萬,其中衣服37萬,褲子3萬,鞋子81萬,引起全網轟動。
特別是孩子腳上穿的是一雙全球限量版的“回到未來”的耐克鞋,價值高達81萬
看到這個消息,最初以為是惡搞,畢竟如今網絡上的信息真真假假,但竟然是真實的,差點驚掉下巴。
一個中學生的穿衣堪比一線大牌明星,看來真是貧窮,真的限制了我的想象。
在大多數人的眼里,給孩子買一雙上千元的鞋感覺已經很奢侈了。至于一雙鞋,高達80萬,感覺明星和富豪都不敢這么穿,太奢華了,是我等一般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為了避免攀比,如今很多學校會要求孩子們統一穿校服,但即便如此,也擋不住一些孩子和家長攀比的心理。事實上,目前無論大中小城市,無法比衣服,就比鞋子,穿名牌鞋子的學生正越來越多,價格也越來越貴。
就我身邊來說,就很多孩子在炫耀自己的鞋,上千元的比比皆是,幾千元的也有,甚至有的孩子還在收藏限量版鞋子,并在網上進行買賣。
那么這個身穿120多萬的孩子成功引起了網友的熱議,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認為,只要是家長合法渠道賺來的錢,人家有錢愿意怎么花就怎么花。人家拿80萬買一雙鞋,可能和我們拿380元買一雙鞋差不多。就像有的家庭買100萬的房子不僅貸款還嫌貴,人家買幾千萬甚至上億的房產,眼睛都不眨。實力決定一切。
也有人說,這個穿價值80萬鞋的孩子還不如后面那個小男孩干凈利落,看來名牌衣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好。如果沒人說,我也看不出這身行頭價值100多萬。我最初看到的圖片并沒有標注是哪個學生,就誤以為是最后一個,畢竟他看起來最得體,有種很舒服的感覺,而前面的學生有種奇裝異服的另類感覺,沒成想卻是身價百萬的貨色,也許我的審美已經落后,跟不上時代了。
也有人認為,作為父母無論怎么有錢都不能應該這樣嬌慣孩子,孩子從小養成愛慕虛榮的毛病,長大想改就難改了。再說,小孩子從小穿得這么奢華,容易引起攀比的壞毛病,也不利于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我想說,從理論上說,別人家孩子穿多少錢的衣服和鞋子,這是人家家庭和孩子個人的消費自由和選擇權利,只要不偷不搶,來源正當,就應當得到尊重,所以,對于網上的種種指責,我認為是不對的,即使學生有什么問題,自然由他的父母管理,輪不到外人指手畫腳,反正花的都是他媽的錢。
但是中國人自古就有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我覺得優良作風還是不應該被丟棄。
額額親就一般情形來說,穿的太差會有自卑感,讓人孤獨;穿的太好會驕傲感,但和他一起玩的人會變少,也會讓人孤獨,從孩子身心健康看,我認為孩子穿的太奢華高價是不太合適的。
現在有錢人越來越多,條件也越來越好,給孩子穿好點吃好點也無可厚非,但是讓孩子穿的如此奢侈品牌確實有點過分了,一方面孩子還沒有掙錢的能力,另一方面萬一以后家里有什么,由儉入奢易,但由奢入儉太難了,走回頭路是最痛苦的。
就像每逢過年,總有開著豪車“衣錦還鄉”的成年人,遇到人多的道兒,拼死命的摁喇叭,本意或許是在炫耀自己的車子,可換來的并不是羨慕的眼神和眾星捧月般的夸贊,而是白眼和謾罵。倒不是看不得你富有,而是恨你好好的路不走,瞎摁什么喇叭。難道寬廣的馬路放不下你一臺小小的車?人,終歸是低調點的好,否則,即使黃金裹身,他人也不會高看你半眼。
對我來說,既喝不起茅臺,也喝不起龍井,那就喝白開水,保持庸常人的平和心態繼續生活著就好。
究竟該給孩子樹立怎樣的金錢觀和消費觀?確實值得我們好好深思。
原創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