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培杰/陳創濤
鼎法看蘇子降氣湯
◎上實下虛的中老年人
去年秋冬天時,老師就用蘇子降氣湯治療一些老年支氣管炎、哮喘的病人。發現只要是上盛下虛,痰氣涌盛于胸肺,下焦腰腿酸軟,小便頻數的病人,效果都不錯,而這類病人大都是四五十歲以上或退休老年人。
蘇子降氣湯應用范圍還是比較廣泛的,因為它符合中老年人上盛下虛的生理特征。我們看《黃帝內經》怎么說:“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泣涕俱出矣。”
這段原文在字面上并沒有告訴我們怎么去治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但老師說,我們要善于從字里行間去傳承岐黃之意,于無字之處領悟醫宗金旨。
首先,我們看,五十歲,人體開始周身沉重,陰濁偏盛,耳目不聰明,就是耳朵開始背,眼睛開始花,這是因為濁陰降不下來,清陽升不上去。濁陰不降,蒙蔽清竅,則清竅不靈敏矣。清陽不升,不能到諸陽之會的頭部,那么記憶力就會下降,會頭暈,身體會沉重疲勞。
到了六十歲,下半身開始陰痿,氣大衰,走路關節不利索,而上面的竅門開始為痰濁阻滯,泣涕俱出矣,這明顯是老年人容易流口水、鼻涕,見風流淚的道理,濁陰壅盛于上,而陽氣虧虛于下。
這個什么證型呢?《黃帝內經》就用四個字提綱挈領告訴我們——下虛上實。看來下虛上實是大部分中老年人都會遇到的證型,所以這里黃帝、岐伯對話時,才把它提出來。
這樣我們再回過頭來看蘇子降氣湯,它不正是治療下虛上實、上盛下虛的病因病機嗎?劉渡舟劉老最善于用此方,他稱此方有行有補,有潤有燥,治上固下,標本兼施,為豁痰降氣、平喘止嗽、寬胸快膈、通秘和中、納氣歸元之良方也。廣泛用于治療某些肺氣腫,心臟病喘息,老慢支,甚至老年氣秘,噎膈,或梅核氣,只要屬于久病,下元虧虛,伴隨胸中痰濁壅盛,上逆不降者,皆可用之。
這樣我們再來看此方,就不局限于治療簡單的痰喘咳嗽了。因為這張方子,從《內經》的高度來看,善于治療老年人上實下虛,濁陰不降,清陽不升,上下不能對流引起的諸病。
◎當歸也能止咳
我們再從鼎法對應圖來看蘇子降氣湯,它是如何交通上下,補虛瀉實,升清降濁的?
這湯方養其真就當歸、甘草兩味藥,莫小看這兩味藥,它可不是簡單的養血益氣,當歸是補血圣藥,甘草是國老,補脾藥王,脾中氣血生化之源充足,則周身自然能得到充沛供應。
還有另外一點,《神農本草經》稱當歸主咳逆上氣,《本草從新》稱當歸“治虛勞寒熱,咳逆上氣”。所以治療一些久咳夜咳、老年咳嗽,老師常會加當歸,目的就是取這個象,這咳嗽伴隨有肺中真陰虧虛而不得養,人體肺中真陰、津液當由脾胃氣血所化,血有余則為津液,當歸質潤如油,善于潤通血脈,滋養久咳的肺絡。這咳嗽久不愈,就像自行車沒上油,老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音,這時你只要給它上點油,不要讓零件磨損太過,聲音就消失了。
老年人很多肺咳、久咳也是這樣,他就缺乏你去幫他的臟腑點上點油,這就是為何當歸補血養血,具溫潤之性,卻能夠被《神農本草經》認為為主咳逆上氣之良藥。很多人只知道當歸為婦科要藥,卻不知道當歸乃治久咳、夜咳、老咳之良藥也。
當然如果這老年人痰喘咳嗽之余,還帶有便秘,排便干燥困難,這就是明顯的氣逆,不可用苦寒攻下之法,否則傷了胃氣,反而對身體無益。我們這時只需要加大當歸用量,30~40克,使它滋潤下走,直濟腸道,在蘇子降氣湯降氣的同時以達津液,使肺逆胸中壅滯之氣更與相表里的腸道相通應,往下肅降,這樣大便不攻自通,這就是蘇子降氣,當歸潤腸,肺氣肅降,腸道之氣莫不服從而順從的道理。
◎尋常做菜佐料皆可順其性
我們接下來再看第二個框內順其性的鼎角,這里用到肉桂、陳皮、生姜。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三味藥和前面養其真的當歸、甘草,居然都是廚房里就有的,這些可都是藥食同源的植物啊!
用這種藥食同源植物調理疾病,更容易為身體接受吸收,這就是蘇子降氣湯很高明的一點。這三味藥常是做菜的佐料,加進菜肴里,人吃起來胃口大開。脾臟喜悅,為何?因為這些都是偏于芳香的。芳香能干什么,芳香屬于陽,陽能化氣,能醒脾悅脾,能順五臟之性,讓機能振作起來。就像我們聞到很香的菜一樣,精神立馬為之一振。
我們看這三味順其性主溫升的藥,雖然肉桂能納氣下行,但它性溫,能夠由上焦心直達下焦命門,補君相之火。這樣君火足,則胸陽振,胸陽一振,胸膈中寒飲之邪自消。同時天上的陽光能夠照耀到地底去,天陽心為君火,其余諸臟腑則為相火。相火命門充足,腎氣蒸化,能夠化飲為氣,以助清陽向上蒸發。
當蒸到中焦脾胃時,需要借助脾運化之力,所以用最平和的燥濕健脾之藥陳皮,以順脾之性,讓清陽再次升到肺中去,這是土能生金之意。土不生金,則土壅金滯,肺中充滿痰飲,只要土能生金,脾復健運,肺中痰飲自然減少。這就是肺為儲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的道理。所以別小看陳皮一味,它可是連通上下的關鍵啊!
接下來,清陽上升到肺,肺中的飲邪要能溫化開,甚至散到肌表中去。這時便用到生姜,溫陽散寒化飲,又能降逆和胃,有生姜在這里,能夠加強這藥湯下納入胃之功,然后再變為宣發到肺,使胸肺飲邪徐徐化開。這樣肉桂、陳皮、生姜三味藥,其實就轉了一個圈子。我們再看看這三味藥怎么轉圈子,通過肉桂把天陽之火下達到地核中去,然后通過腎命門之火,蒸化到脾胃上來,靠陳皮把脾胃之氣條達,脾胃之氣一條達,土就生金,往胸肺上面化痰飲,這時生姜一加進去,就加快疏散胸肺中陰云密布的痰飲。所以老慢支,胸中有寒痰,上實的,也要從這下面虛處入手,一點一點把它打上來,溫化開。
◎從上而下降其濁
接著,我們再看,這鼎法里的第三個角,降其濁。
這里放了四味藥,蘇子、前胡、厚樸、半夏。這四味藥是專門針對上實而治的,針對的是胸中陽氣不夠,陰霾用事,直接降其濁,去其邪,以達到《黃帝內經》所說的邪去則正安的道理。所以病人只要左關尺部脈粗濁大,甚至上越,這四味藥常常不可缺少,而且是主導。因為這種脈象反映病人咽喉食管容易為痰氣所阻,常表現為老慢支、慢性咽炎、梅核氣等病癥,這是濁陰上逆,不能下降。所以我們要用肅降濁陰痰氣之藥。
首先看蘇子,它可是三子養親湯里的第一味藥,直接作用于上焦的,從胸肺就能降痰濁。再看前胡,《藥性賦》說它能除內外之痰實,也就是說不管外感痰多,還是內傷痰飲盛,前胡皆可主之。因為它能宣肺下氣,既散外風寒,又能降里痰氣。我們再看半夏、厚樸,這不正是半夏厚樸湯里最重要一組治痰氣上逆的藥對嗎?沒錯,半夏降胃痰,厚樸主腹滿,寬腸氣,在下焦開路。所以有種說法叫胸悶用枳實,腹滿用厚樸。如果老年病人伴隨腹滿明顯,這是因為腹氣不降,它會加重胸膈中痰濁壅堵。此時必用厚樸,開其小水道,就像漏斗一樣,下竅開,放幾個屁,上面的水就漏下來了。這就是為何蘇子降氣湯,不單在上面降氣,還在下面開口,你只有給邪氣以出路,邪氣才會下來。不然光在上面降,下面不放屁,上面就很辛苦,所以服用蘇子降氣湯的病人會放屁的道理就在這里。他一放屁,濁陰就有下降的動力啊!我們要明白這上焦胸肺的痰飲,陳年老積,絕不像西醫所說那樣在上面給它化化痰就管用。你必須在下面開口,不然它都不知道往哪走。這也是治上面痰飲盛要從下面入手的道理。
我們再回憶一下這降其濁的四味藥是不是很妙,沒有一味藥是濫竽充數的,真是層層遞進,降本流末,從上而下。前胡降肌表肺的痰濁,蘇子降胸的痰濁,它們兩個合起來降上焦之痰濁。半夏降中焦脾胃的痰濁,厚樸降下焦的氣滯,這樣上中下一氣貫通,濁降則清氣可升矣。上實下來,則下虛能補矣。清陽從左邊上去,可以把濁陰排開,濁陰從右邊下來,又有個出路,這樣升降循環,真是治上不忘下,治標不忘本,誠乃上下調和整體治療之良方良法也。
聲明:本公眾號所有調病方法、方子和觀點僅供有緣者參考,如果調治過程中出現偏差,本公眾號概不負責。